English

“花鼓”天天入农家

2007-0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成新平 赵贵雄 我有话说

在罗荣桓元帅故乡湖南衡东县,流行着“每逢喜事必唱戏”的风俗。这种风俗的形成,立下头功的就是享誉三湘艺坛、曾四次进京拿奖的衡东县花鼓戏剧团。

翻开团史,我们惊奇发现:在该团走过的48年历程中,获得的国家(部)级荣誉有4项,省级荣誉达40多项。最近,该团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评为“服务农民模范剧

团”。

“扁担剧团”、“土车剧团”、“大篷车剧团”、“流动舞动车”……一溜子名称记载着几代演员探索方便农民看戏途径的深深足印

元月10日,在衡东县白莲镇铁坪村,停着一辆“流动舞台车”。车上,是一个35平方米的舞台。舞台上的悲喜,正牵动着村民的心。

“唱戏容易搭台难”曾经严重困扰着演出市场的拓展。从前,乡下唱戏总要提前一天,请十几个精壮劳力,借上几十扇厚重的门板拼搭;改革开放后,农村逐步富裕了,厚重的大门板没有了,呆在乡下的精壮劳力也少了,农民想看戏可没法搭台。铁心为农的演职员们始终把送戏上门作为天职。在最初的“扁担剧团”年代,演职员们硬是用箩筐挑、用背篓背,带着“行头”步行到乡下去演出。最远的演出地点离县城达70多公里,来回一次要三四天。那时,磨破脚板鞋帮是“家常便饭”。为减轻演员的劳动强度,团里曾购置了十几台“土车”,可翻山越岭时,常常车翻人伤。后来团里景况稍稍好点,就买了台手扶拖拉机……

1996年,时任团长的周季子设计了“农家演出车”,由一辆中巴改装而成,乡村机耕道都可行驶;车顶是折叠式钢板舞台,车内有20个软座;演出时,车厢便是服装、化妆、音响、灯光操作室;演出结束时,车内软靠背摊开便是可容纳8至10人的床。农民请剧团唱戏,不用搭台,不用雇车接送演员,只需打个电话,再花上几百块钱,坐在家门口,就可以过足戏瘾。据统计,该车投入市场的10年间,剧团平均每年下乡演出达280多场,有时,同一个日子有几户农户争相邀约,演员们不顾疲劳,一天跑两个点,演出三四场。

由于改装的车型难以承载来自车顶的重力,这台享誉中外的“大篷车”在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上潜伏着一定的危险。周季子经过3年精心设计,终于推出了新一代“流动舞台车”,并申请了国家专利。随后,湖南省文化厅专门订制了9台“流动舞台车”,作为最贵重的奖品,奖给了全省9个成绩突出的演出团体。“流动舞台车”的面世,使衡东县花鼓戏剧团进入了“订单时代”。

大戏、小戏、新戏、古戏,乡亲们需要就“有戏”;编戏、导戏、排戏、唱戏,演活农民就成了“精品戏”

衡东县花鼓戏剧团在调查中发现:农民需要多层次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戏剧作品,剧团必须拥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如果一味抱残守缺,就会失去农村这方市场。在大量恢复、移植古装戏的同时,剧团把创作、生产反映农村生活的现代花鼓戏作为重点,并把“演活农民”贯穿到编剧、导演、排练、演出等各个环节之中。他们无论到哪里演出,都利用演出闲暇与农民一起插秧、扮禾、交朋友。农民身边那一则则鲜活的故事,成了他们的创作源泉。

1997年,他们在霞流镇演出时了解到:有位农民因家庭贫困,40多岁还光棍一条。后来他爸爸的朋友从海外给他带回了几十万元钱。一夜之间,上门说媒的成群结队。透过这一素材,他们看到在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兴起的同时,拜金主义也在腐蚀着农民,于是,创作了大型现代花鼓喜剧《喜哥走了桃花运》,辛辣地讽刺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讴歌了“人间唯有真情贵”的高尚主题。该剧上演后,在全县农村引起轰动;针对一些农民对独生子女单纯从物质享受上关心,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创作了道德教育小戏《不能代替》;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们创作了《舞龙头的人》……这些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新剧目,弘扬了社会主义的新风尚,荡涤着封建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

近10年来,该团恢复、整理、移植剧目达60多个,自创新剧目16个,形成了大戏、小戏、新戏、古戏门类齐全的良好局面。有6个自创剧目投入市场不到1年就演出了100多场;有12个新剧目成了剧团常演不衰的“看家戏”。其中《喜哥走了桃花运》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今又中秋》获全国“群星奖”文艺会演金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