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辽艺23台原创剧唱响主旋律

2007-0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苗家 我有话说

数九隆冬,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宋国锋和他的弟子们频繁地出入抚顺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为迎接中国话剧百年晋京展演剧目《矸子山》体验生活、寻找感觉。

走过了53年辉煌历程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获得了两个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三个文华大奖和五个“五个一”工程奖,并多次获得“中国戏剧节金奖”。著名表演艺

术家,中国剧协原主席、辽宁人艺的老院长李默然说,辽艺这些年的成绩,就是它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坚持了双百方针,坚持了深入生活和反映现实,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结果。

据李老介绍:“从1976年到2006年30年间,辽艺创作和演出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就有23台,是全国任何一家剧院都不可比拟的,其中有8台反映工业、工人生活和命运,5台反映农村、农业和农民。”

上世纪60年代的《第二个春天》,70年代的《报春花》,80年代的《高山下的花环》,90年代的《夕照》、《鸣岐书记》、《爱洒人间》,新世纪的《母亲》、《基石》、《岁月》等剧目观众们耳熟能详;元旦前联袂晋京展演的两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父亲》和《凌河影人》也均为现实主义题材话剧。

现任辽艺院长宋国锋坦陈,生存最艰难的时候,辽艺也尝试着搞过很多探索,排过探索话剧《荒原与人》,但剧场检验的结果是,只有前苏联来辽宁的一个戏剧代表团和美术学院的部分学生是这部戏的知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排好的戏,演了3场就草草收兵;排过图解政策法规的文件戏、行业戏《银行家》,上演之后,只有为银行职工演出的5场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而其余场次的演出中,都因为与观众距离太远而观者寥寥,门可罗雀。

是为一时之利自掘坟墓,还是忍一时之痛以图后兴?辽艺选择了后者,他们决定,一定要搞贴近观众的艺术精品,没看过的观众可能不来,但只要走进剧场就要让他们舍不得离开,让他们受教育、被感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样的目标辽艺已经实现了。反映下岗工人身临转型阵痛,勇敢迎接生活挑战、为国分忧的话剧《父亲》到大连高校演出时,蜂拥而至的学生挤破了剧场的大门;晋京展演时,时任总理的朱?基多次动容流泪,至今已演出400多场。2004年,辽艺拿出6台自己的原创剧目,搞了一个工业题材话剧展演,既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辽艺在塑造了众多鲜活而朴实,平凡又感人的舞台艺术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剧院自身和中国话剧人应有的形象。为了演出生命垂危时的牛玉儒,院长宋国锋一天只吃三根黄瓜,一部戏下来,竟瘦了12公斤;演出党的好书记张鸣岐时,宋国锋在舞台上心脏病发作,救护车开到剧场,医生当时警告宋国锋,你必须马上停演,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宋国锋说:“不能停,停了我没法向这么多观众交代。”利用下场换服装的机会,他打了一支急救针,重新返回舞台。2006年,辽艺组织了两个演出分队,带着7个反映农村生活的小品,同时下乡为农民演出。在风雪交加的葫芦岛市高桥镇,舞蹈演员都冻哭了,台上的主持人和演员仍在冷风雪雨中咬紧牙关坚持为农民演出。一位当地的老大爷含着眼泪对主持人说:“闺女,大爷今天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

2004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特意发来贺信,希望全体演职人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面向市场、创新体制,继承和发扬辽艺的优良传统,创作出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精品力作,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前,辽艺正在紧锣密鼓地赶拍话剧《矸子山》,该剧描写的是一群煤炭资源枯竭、但精神不倒的男人和女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