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联史话

2007-02-1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春联历史悠久。传说,古时候东海里有一座大山,是所有鬼魂聚居的地方。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枝覆盖了三千里地面,树上有一只金色的雄鸡,每天黎明高叫一声,天下雄鸡都跟着啼鸣,这时夜游的鬼魂必须返回。桃树东北方有一根弯曲成门形的树枝,是鬼魂出入必经之地。门两侧有神荼、郁垒两位

天神守护,一个提着绳索,一个牵着猛虎。如果鬼魂出去危害人类,二神就把它捆绑上,让老虎吃掉,天下鬼怪都害怕他们,也害怕桃树。从周代起,人们就把神荼、郁垒的像刻在桃木板上,分挂门两边,镇鬼避邪。汉代这种做法更为普遍。唐初,李世民当皇帝后常作鬼叫噩梦,大将秦琼(秦叔宝)和敬德(尉迟恭)自愿去把守寝宫之门,从此鬼魂消失。太宗睡了几夜安稳觉,觉得长期让两位大将守门,不妥,就令人画出二位的像贴在门两边,果然有效。上行下效,民间渐兴此风,门神变成了现在还能见到的秦琼、敬德。五代时人们开始用联语代替画像,后蜀君主孟昶(chǎng)于公元964年在寝宫门上题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正式记载较早的一副春联。宋代,贴春联的风气在上层社会已经流行,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能作证明。诗中用“桃”“符”代指春联,显得古雅。朱元璋在金陵建立大明王朝后,下令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张贴春联,他还便装出行,沿街观赏评判春联,可能也有督促检查的意思。到清代,编写春联已成时尚,小孩子上私塾,要设“课对”,专门训练写对联。人们编写对联,就像唐朝人作律诗一样时兴。过年贴春联的风习,延续一千多年而不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起决定作用的。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第四,避免“合掌”。上下联说的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