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琐小事百炼成钢

2007-02-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杜弋鹏 我有话说

7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行驶20圈。

这是一个地铁安全行车里程的最高纪录。它的创造者就是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车辆一公司电客司机张晓雨。

50岁的张晓雨当了31年司机,驾驶过的电动客车车型涵盖了北京地铁至今使用过的全部车型。为了适应不断的变换更新与运营需要,没有接受过系统理论培训的张

晓雨从技术和检修部门借来技术图纸和各种有关资料,从徒弟那儿借来技校的讲义……像个徒弟那样一字字一行行一页页自学。带着问题学,带着目标学,解决了只知现象不知原理的一个个疑难,处理了日常行车中一个个故障,成为得心应手的行家。

1994年,张晓雨通过了电客司机高级工考试。同年,他考取了电动客车技师的职称。

地铁列车每天在线上行驶,一个班次通过的各种信号设备多达500多个,乘务员操纵列车起动、制动、监护、了望也在300次以上。洞内昏暗,线路复杂,工作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造成事故。三十多年来,张晓雨始终坚持“规章制度是保证运营的生命线”,模范执行着《乘务员一日标准化作业规范》的各种要求,认真地观察每一个信号,做好每一个驾驶动作。

保障安全只是做好运营工作的底线,作为首都服务行业的窗口,优质服务是做好工作的宗旨。他牢记乘务员的神圣职责,做到“开车的想着坐车的”。夏季到来,他适时开启风扇,为乘客送去凉爽;冬季到来,他利用列车入库调头的机会,打开风扇调节车厢内空气,为下一批乘客创造良好的乘车环境。车门发生故障,他及时进行处理,来不及处理就及时挂好“车门有故障”牌提醒乘客注意,防止因车门故障而影响乘客上下车;自动广播出现故障,他就不厌其烦地进行人工报站,并编写出人工广播文明用语手册,引导乘客正确地乘坐。

繁琐小事没完没了,张晓雨不厌其烦地重复了31年。张晓雨的誓言是:党把我提炼成一粒金子,我就必须充分发挥一粒金子的价值;党把我锻造成一颗螺钉,我就必须牢固地拧在“地铁运营安全稳定”这条没有尽头的道床上。

2000年8月,因工作需要,张晓雨调入四惠运用车间。四惠运用车间使用的是当时居世界领先水平的VVVF电动客车。对老同志而言,学习VVVF车的技术知识无异于从零开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古城、四惠两个运用车间没有人不佩服张晓雨的胆识和气度―――44岁的他,像年轻同志一样对新型车辆从头学起,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了上岗要求,重新回到了乘客的身边……

在北京地铁车辆一公司,张晓雨是目前仍工作在电客司机岗位上唯一的高级技师。31年来,他通过学习和工作,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技术经验,多次参与了各种车辆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乘务员学习手册》、《电动客车应急故障处理》等一本本厚重的列车原理及使用说明,渗透了张晓雨三十年来的心血与汗水。

2005年张晓雨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后,他根据北京地铁发展的新形势,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总结出《北京地铁一号线电客列车节能驾驶方法参考》一文,通过试验证明不仅能够保证行车安全正点,而且在实现“降低制动系统磨耗带来的噪声、粉尘污染”、“降低电耗”、“降低电客列车主要电器件消耗”,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的同时,体现出北京市民、北京地铁职工为举办“绿色奥运”献计献策作贡献的心血和意愿。

全国劳模、全国地铁安全行车第一人……如今,张晓雨变成北京地铁最知名的人物。然而,张晓雨没有变。每个班次,他准时到达工作岗位,穿戴好朴素的标志服,认真检查必备的行车用品,听取值班员布置的运营任务;每次轮乘,他都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规定,一板一眼地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每当有同志向他请教技术问题,他总是平易近人,耐心地予以解释和澄清……还是没完没了,还是繁琐小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