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代需要鼓舞”

2007-02-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我有话说

春节长假,尽管路边的腊梅未凋,但北京的风确实多了些温柔,很有些春天的气息了。

2月23、24日,本报编委会成员和部分编辑记者,伴着春意走进了两院院士王大珩、北大哲学系教授黄?森、音乐家吴祖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和中科院院士杨乐的家,来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孟二冬教授的妻子耿琴的办

公室,代表光明日报社全体员工、广大读者给他们拜年,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本报的关心与支持,认真听取他们对办好报纸的建议。

欣逢盛世不负厚望

在大力建设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历程中,几位专家学者在交谈中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的重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都对文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感到振奋。

去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曾分别到著名数学家杨乐和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家拜年。乐观豁达的杨乐院士深情地回忆道,就在这间客厅里,总书记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谈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说基础研究常常能够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到源头和革命性的作用。杨乐院士笑着对本报同志说:“国家对科技、对基础研究的重视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过去我们总觉得基础科学研究的资金不够,总是呼吁增加投入。现在,年轻人能得到的资金相当多了,这在我们那时是不可想象的。”

王大珩院士对党和国家重视人才和创新很有感触。他说,“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有带头人,国家创造了不少有利条件,培养各种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这些是有目共睹的。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太好了!”说到这里,他用力挥了一下手:“创新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是国家复兴的原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面对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在不断提升这个事实,著名音乐家吴祖强表现出很浓的兴致。曾经在音乐和艺术教育上都卓有成就的他,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起国家大剧院、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弘扬,侃侃而谈。

袁行霈教授对近年来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深有感触。他说:“这种变化身在其中可能不觉得,但如果离开祖国到国外待上一段时间,这种感觉就会非常强烈。”他希望媒体多反映这些喜人的变化,办得昂扬向上,让人振奋。

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病重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十分关心、多次过问;孟二冬教授去世后,远在国外进行国事访问的总书记又专门打来电话表示哀悼。孟教授的动人事迹经本报和多家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去年6月9日,总书记亲笔给孟二冬教授的女儿孟菲回信,赞扬孟教授“为人师表,品德高尚”,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提起这封珍贵的信,孟菲低下头抿住颤抖的嘴唇,耿琴眼里也闪着泪光,她说:“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孟菲的谆谆教诲,而且是对全国知识分子的期望和要求。”

“时代需要鼓舞”

本报编委会拜访的几位专家学者,最年长的王大珩院士92岁,最年轻的杨乐院士也已68岁,都曾在国家的文化、科技、教育、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是知识界的杰出代表。如今他们仍然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发挥着特有的光和热。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使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深受鼓舞和激励。

86岁高龄的黄?森教授仍然思维敏捷,洞察社会思潮,关注学术动态。近些年他笔耕不辍,写了不少通俗易懂的普及哲学的文章,把深奥的道理蕴含在浅显的表述中。他说:“欣逢盛世,我理应作出更多贡献。”

80岁的吴祖强先生精神矍铄,温文尔雅,他回忆了几代国家领导人和几代艺术家对国家大剧院工程的关怀与梦想,对于国家大剧院即将于2008年竣工,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久前他还在为大剧院购买乐器出谋划策。身为全国政协常委的他,在每年“两会”期间都要递交关于文化发展的提案。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他又参加今年政协的常委会议去了。

王大珩院士尤其关注学术道德问题。他对目前科技界存在的有违道德标准、服务社会观念淡薄,甚至不讲诚信的现象给予了尖锐的批评:“社会怎能没有诚信?!”他坚定地说:“搞科研的人一定要品德高尚。科技界要带头提倡科学道德,光明日报应该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这不仅是为科学界、知识界,也是为了全社会!”

人才培养一直是杨乐院士戚戚于心的问题。为了培养新生代,前不久,这位大数学家走进中学课堂,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当本报同志对他这种精神表示钦佩时,杨乐院士淡淡地说道:“不过是力所能及而已。”他说,培养年轻人是关系到国家今后几十年发展的大事,要在他们中提倡对知识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科研工作者的素质、品质是科技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杨乐院士的话语重心长。

走进位于“均斋”的北大社会科学部耿琴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全家福,照片上,孟教授和妻子、女儿都甜蜜地笑着。本报同志向母女俩拜年之后,耿琴将新近出版的孟二冬教授遗著《韩愈柳宗元诗选》送给每一位来宾作为新年礼物。手捧这本孟二冬教授在病榻上编注而成的沉甸甸的书,听着耿琴对孟二冬的回忆,大家仿佛又感受到了孟教授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此时,耿琴拿出一篇曾是研究生的服刑人员寄给她的文章,文中说,他在报纸上看到孟老师的事迹后,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我敬重你的品性,敬重你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敬重你的治学之功……”

作为孟二冬的老师,袁行霈教授回忆起孟二冬逝世前后的那些往事,感慨万端,他用“刚正坚毅勤勉踏实”来形容自己的学生。他喃喃地说:“孟二冬是个难得的好人,有这样的学生是我的福气啊!”然后,他提高了声音:“其实,在北大,在我们周围,在全国的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像孟二冬这样的优秀教师还有不少。”袁行霈教授十分肯定光明日报对孟二冬的充分报道,希望光明日报更多地表彰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他强调:“这个时代需要鼓舞!”编委会的同志赞同地说:“是的,孟二冬教授及一大批学者们所表现出来的担当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宝贵传统。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数千载而不熄,正是这种精神的结果和写照。”

龙虫并雕弘扬传统文化

“龙虫并雕”是已故著名语言学家、北大教授王力先生书斋的名字,如今,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秉承的正是这种治学精神。15年前,当国学还不为人所重视的时候,北京大学就很有见识地恢复了国学研究院,而它的领军人物,正是袁行霈教授。

走进袁行霈教授充满书香的居室,浏览着书柜中《太平御览》、《全宋诗》等古籍卷帙,越发感觉到主人身上散发出的传统文化魅力。袁行霈教授儒雅谦和,语调低沉却充满底蕴。他简略介绍了北大国学院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做出的一些实绩,以及不图虚名、确保教学质量的原则和措施。

北大国学研究院在潜研精深学问和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从未忽略对大众普及传统文化。他们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150集的电视专题片《中华文明之光》,在电视台做了100集《中华文化讲座》,首开用现代传媒传播传统文化之风。去年4月,袁行霈教授主编、北大36位教授合作的四卷本《中华文明史》出版,首印11000册,一个月就售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印了22000册。现在他们有个心愿,就是把这部书翻译成英文,作为2008年奥运会中国送给各国运动健儿的礼品。

尽管袁行霈教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付出了很多心血,面对赞誉他却连连摆手:“我本人微不足道。”总编辑感慨地说:“中华文化之河得以延续几千年,就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像袁先生和孟二冬这样的知识分子在呵护它的根脉,延续它的生命,不断为这条大河注入新鲜的血液。”

光明日报与知识分子心贴心

也许是巧合,拜访的几位专家学者都与光明日报有着多年的不解之缘。他们是光明日报的老朋友,至今仍在关注着光明日报的发展。

吴祖强先生回忆起与光明日报的那段不解情缘,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我可是老‘光明’了!”上世纪70年代,他曾与已故著名指挥家李德伦等人一起在光明日报社搞调查研究,“当时社址还在永安路106号,我们离开所在单位的‘阶级斗争’,每天走进报社就像走进天堂一样。”就是在那段日子里,几位音乐家与报社的同志共同写作、聊天、打乒乓球,结下了深厚友谊。提起当年那些老编辑的名字,吴先生脱口而出。自结识那些编辑后,吴先生每日必看《光明日报》,从未间断。他说,文化人爱在报纸上发表观点,光明日报应该多给他们提供阵地。

听说黄?森教授和袁行霈教授都曾于上世纪50年代担任过光明日报的社外编辑,大家不由得又增加了亲切感。当时大哲学家金岳霖先生是“哲学”版主编,黄?森是主编的助手,而其夫人又是他的助手,黄?森教授对这段往事津津乐道:“光明日报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哲学版的作者和编辑中有著名学者,也有年轻人,培养出了一批专家。”他握住总编辑的手说:“你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担当着重任,责任重大,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袁行霈教授年轻时曾协助陈翔鹤先生和林庚先生为本报“文学遗产”专刊工作。自那时起,他每年自费订阅光明日报,他骄傲地说:“你们的长年订户中有我一个!”当本报同志表示要赠阅时,他连声拒绝,说:“我知道现在报纸发行不容易,而且到邮局填单子订自己喜欢的报纸也是一种乐趣啊。”去年本报新开“国学”专刊,他又成了这个新版的忠实读者,他不仅注意到今年该专刊由双周刊改为周刊,而且清楚地记得每期的内容。他动情地说:“光明日报及时反映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学术观点,真是和知识分子心贴心啊。”

30多年前,本报就报道过青年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的事迹,此后,杨乐每有重大成果,本报都有及时报道。“光明日报长期为科技界宣传,做了大量工作。”和蔼可亲的杨乐院士赞许道,并祝愿“光明日报办得更有特色,为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呐喊助威”。

看报纸是王大珩院士每日必做的功课。过去是用自制的放大镜,光明日报曾以《王大珩和他自制的放大镜》为题对他的好学精神进行过报道。现在,他用上了一台特制的类似投影仪的阅读器,“鸟枪换大炮了”。他拿出一本自传,用毛笔签上名字送给本报总编辑,并十分认真地说:“祝光明日报更加光明,蒸蒸日上,为迎接十七大作出新的贡献!”

2月26日,王大珩院士92岁寿诞,在此,送上“光明人”最诚挚的祝福!

一次次怀着敬仰如坐春风,一回回深得感悟如沐春雨。几位专家学者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忘我境界,他们的学者风范、大家气象,正在激励和感召光明日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办好报纸,不断为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