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是什么挡住游客去博物馆的脚步

2007-03-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魏晓霞 我有话说
我国的博物馆已经走过100多年的历程。如今,已有各类博物馆2300多座,全国博物馆藏品总量超过2000万件。然而,就在博物馆快速稳步发展的同时,全国却有三分之二的博物馆正面临着观众少、收入低的生存危机,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博物馆,更是观众寥寥,博物馆难以为继。

黄金周期间哪里都人

山人海,在北京,与其他人山人海的旅游景区相比,到博物馆的观众稀少,博物馆门口竟是一片萧条。究竟是什么原因挡住了人们去博物馆的脚步呢?

门票

博物馆的门票价格按不同规格等级少则十块,多则几十块钱不等,明十三陵10元,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旺季时门票卖到90元一张。对普通的三口之家来说,这不是一笔小的支出。前几年,河南省提出不能因为门票把观众挡在博物馆门外的口号,并且在全国较早实行了在世界文化遗产日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据说,开放日当天各大博物馆人如潮涌。

从7月份开始,继麋鹿苑、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大堡台西汉墓博物馆、辽金城垣博物馆、团成演武厅管理处、海淀博物馆6家博物馆实行向公众免费开放后,北京又有首都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文博交流馆、北京市古钱币展览馆、石刻艺术博物馆、老舍纪念馆、正阳门、北京西山大觉寺、北京市白塔寺、孔庙国子监、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共13家市属博物馆每周三定额免票200人。但据媒体报道,实行免费的当天,免费参观的几家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尚不足200人。

“免费日观众少主要是宣传不到位,许多人不知道消息。”有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对此解释说。

家住石景山的武小姐对此说法不以为然:“享受免票没有那么方便吧?除了学校、单位搞活动,谁会专挑周三去呢?”还有的博物馆是周五对中小学生免票,周五有哪个学生不上课呢,下课再去,已到博物馆闭馆时间。

意识

按《辞海》的解释,博物馆是陈列、研究、保藏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作为公益事业单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是博物馆的本职。中国语言文化大学教授黄卓越先生认为,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理应承担教育公众的责任,然而社会和学校却并没有把组织公众和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纳入教育体制之中,使得大家缺乏到博物馆参观的意识,这是博物馆门可罗雀的原因之一。

“海归”王先生三年前带着儿子从法国回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是法国学校的惯例,除了学校定期的组织,时不时应儿子所邀去博物馆曾经是这对父子在法国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但回北京后就不行了,自己懒,周围也没有那种氛围。”

采访中,一些大、中学生说,从小到大,学校几乎没有组织过大家参观博物馆,大家也没有培养出去博物馆的习惯。可喜的是为了培育青少年的博物馆情结,今年上半年,北京的郭沫若纪念馆等7家名人故居类博物馆曾联手推出了北京大专院校巡展,走过了23家京城高校,共有30万人次参观了博物馆。

传统的博物馆基本上属于公益事业单位,多年来一直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状况也使博物馆“皇帝女儿不愁嫁”,面对公众缺乏主动强烈的宣传意识。如今,频频赴国内外促销,以各种形式宣传旅游产品,已经成为许多自然和人文景区(点)的常规工作,但同样具备旅游景区(点)性质的博物馆却在宣传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一位导游指出,曾向不少团体游客推荐博物馆,但人家往往表示没兴趣。

“博物馆需要主动走出去,与人们充实自身文化、提高素质和社会敬老、爱老等需求结合。这才是博物馆发展的方向。”一位上海博物馆的管理者说。

形式

“许多博物馆展出内容和形式与社会距离遥远,自己觉得精美无比,严肃认真,但不知这是脱离社会的孤芳自赏。对于博物馆来说,最重要的不在于自己陈列了什么和说了什么,而是观众从中获得了什么。”一位博物馆资深人士如是说。

单一死板的形式、陈旧的内容、服务的粗糙成为博物馆不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博物馆,展览形式多年不变:模糊的图片、简单生硬的文字说明、昏暗的灯光以及装在粗笨的玻璃柜里的展品……。

据了解,有“中国民间抗战收藏第一人”之称的樊建川,在四川办起了拥有200余件藏品的抗战博物馆。说起来,博物馆规模也不大,但观众却不少。樊建川认为,博物馆绝不只是在展馆里放几件展品,观众交几个钱看。樊建川说:“我们只讲故事,只讲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按樊建川的想法,还想在各个展馆之间设立诸如王保长客栈、阿庆嫂茶铺、特色礼品店、咖啡馆、戏园等的配套设施,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未来以抗战博物馆领衔的博物馆群落就是要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样,从形式到内容都能让观众一遍接一遍地反复看,从而达到以馆养馆的目的。”

长期以来,门票收入一直是中国博物馆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因门票、意识和博物馆的单调等因素把相当一批观众又挡在了博物馆的大门之外,许多博物馆因此陷于生存危机。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向所有人开放应该成为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可以说,中国的博物馆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和困境。

有专家建议,要解决这个两难问题,除了博物馆要加强自身建设,练好内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各种展览,争取更多观众外,还需要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支持,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