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基层迫切需要青年志愿者

2007-03-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蔡永飞 我有话说

“‘下不去’仍是大学生就业最突出问题”,这是近日《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的标题。此语可谓一语中的,点破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要害:一方面,基层特别是落后农村地区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大学生们无论如何

也要守在城市不下去。以笔者之见,打破这种状况,迫切需要政府采取一些有力措施和手段,为大学生们自愿“下去”开辟道路;而大幅度扩大青年志愿者队伍,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大学生“下不去”呢?其实,农村基层工作条件差、收入低、生活艰苦、缺乏文化生活等,可能并不是主要障碍,正如报道中所提到的:“无论城市里的竞争多激烈,总比在前途渺茫的基层好”,或许这正是要害所在。在城市里更多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人不会失去什么,而在艰苦基层工作的人不但收入较低(越是在艰苦的基层,工资越低),而且也不能预期得到什么回报。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还缺乏一个促进和保障自由选择的人才制度和就业制度,“下去”的人很可能没机会“上来”。虽然现在国家鼓励、号召年轻人到基层创业、锻炼成长,但激励性、保障性的制度建设尚需各方努力。

目前由共青团中央组织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恰好弥补了国家鼓励人们“下去”工作的制度不足。以共青团中央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为例,这个项目以公开招募和定期轮换的方式,组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大中城市青年,到贫困地区从事半年至2年的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服务期满后,由下一批志愿者接替,形成接力机制。这一计划不仅可以让自愿者在服务期满后回来,而且可以让参加者在回到原来工作环境、重新参与竞争的时候,拥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这就是实现道德上的自我满足。所以,该计划从1996年在山西静乐、1997年在广西百色开始试点,1998年在全国范围实施,截止2005年12月,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实施了这项计划,30多万青年报名参加,志愿者累计达到16361人,受援县235个。

尽管如此,这一志愿者计划规模还是太小,问题在于“财力有限”。虽然各级部门做了不少努力,由于财政支持力度有限,现有鼓励政策和措施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吸引力仍不够。据了解,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人,除了可以得到一些政治上的优惠待遇以外,还可获得“每月30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很明显,这样的“补贴”不仅远远不能与志愿者们所作出的贡献相比,也无法和留在城市的同等条件的人相比。

鉴于志愿者计划对于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积极作用,建议国家大幅度调整志愿者补贴政策,以吸引社会各方面人员主要是新毕业的大学生参与该计划。国家可以设专项财政资金,把志愿者的补贴适当提高。由志愿者原籍省级财政设专项资金,给未婚的青年志愿者的父母、已婚的志愿者配偶酌情补贴。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可设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志愿者进行奖励,并对到特别艰苦的地方工作的志愿者给予奖励性补助。资金来源可由社会捐款,通过国家实行某些优惠政策,推动社会资金支持志愿者计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