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宋辽“地道战”遗址成热点

2007-03-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尚超 李文辉 本报记者耿建扩 我有话说

图片说明:永清地下古战道为北宋初年所建的用于“宋拒辽侵”的防御性军事工程,与长城

的战争功能相同。图为古战道内景。(资料照片)

2月22日,农历大年初五。在2007大世界基尼斯颁证晚会――和谐廊坊春节晚会上,河北永清县宋辽古战道被列入了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这是继去年5月份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永清古战道又一次引人注目。

史载,北宋曾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前后作战200年之久。当时,在无险可据的华北平原,兵员羸弱的宋军是如何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对峙200年的?随着沉睡地下千年之久的古战道揭去神秘面纱,人们才渐渐明白:那时,“地道战”在军事上就已被广泛应用。永清境内纵横交错300平方公里的古战道,由此被历史和军事学家们称为“沉睡千年的地下军事奇观”。

沉睡千年重见天日

自清朝末年开始至近代,“古战道”的身影就屡屡惊现于永清人面前。

1948年夏,永清大水。县城西南12公里处的瓦屋辛庄村村民正忙于躲避洪水,忽听一声巨响,就见洪水朝村西北方向流去,瞬间即退去。随后,村民在村西北角发现了一个偌大的洞口。“地洞!”人们惊呼。而这发现洞口的地方相传曾是黄河道台刘谏的府第,传说这地下埋藏着18坛银元宝。新中国建立初期,村民在寻宝中意外发现地道。“文革”时期,瓦屋辛庄村村民顺着当年洪水流入的洞口挖掘出了个能藏二三十人的拱型洞,有一人多高,50多米长,宽两米,顶部和两旁都用青砖砌成。

1951年,永清县城南关村有户开饭铺的人家地面突然塌陷,露出个洞口,吃惊的店主用木板盖住洞口,不敢下去看个究竟,县里的公安人员闻讯带着枪和手电筒下去察看,发现地道面积约有150平方米,洞的四壁有10多个小门,每个门连着一条道,洞内有屋,屋里有炕,炕上有灯台,有的还有未燃尽的蜡烛。

而在同一时期,在雄县和霸州等地,均清理发掘出了各种类似的地道。这些深藏于地下、曲折幽深的地道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考古研究震惊世人

1989年,永清县请来了20多位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举行了一次“永清县古战道考察及学术研讨会”。通过为期4个月的考证,专家们宣告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发现:永清地下古战道为北宋初年所建的用于“宋拒辽侵”的防御性军事工程,与长城的战争功能相同,并正式命名为“古战道”。专家称,这项规模巨大的地下防御性战争工程的发现,填补了史书记载的空白,为我国军事史上的重大发现,堪称“地下长城,国之瑰宝”。

在民间,古战道相传为杨家将所造,有关的传说数不胜数。当地人传说,杨六郎镇守三关,辽兵死守永清县城以北地界,因此,杨六郎修建地道,“藏兵”于洞,和辽军作战。还有人说,永清南关是古战道的最北端,洞口就设在奶奶庙的玉皇阁,平时庙里的和尚就在阁上侦察敌情,一旦发现敌情,立即通过战道把情报传到三关……

虽是传说,却也与某些记载不谋而合。据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编的《霸州志》记载:“引马洞,为杨延昭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必以出师。”

有关杨家将的民间传说让古战道多了几分悲壮色彩。杨业,又名继业,北宋名将,战殁后,宋太宗追赠其为太尉中书令,世称杨老令公。公元980年,契丹皇帝耶律贤亲率骑兵十万来攻雁门,杨继业奉命御敌。因其英勇善战,精忠报国,时人称其“杨无敌”。后因孤立无援为辽兵所虏,绝食而死。辽人敬其英烈,于北古口修建“杨无敌祠”。杨延昭为杨继业之子,也骁勇善战,在抗辽战争中屡见奇勋。杨延昭的抗辽活动主要在三关一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杨六郎把守三关口”。

“地下长城”保护优先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永清县的古战道分布较广,涉及6个乡镇、11个村街,结构复杂,延伸长,类型多,洞体由规格与质量统一的青砖构筑而成,应为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统一组织领导施工而建造。古战道呈立体布局,深及地下1到5米,环环相绕,彼此勾连,哪怕独成一体的小洞也分深、中、浅三层。洞内则高矮各异,宽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既有宽大的藏兵洞,又有窄小的迷魂洞、迷障巷道等军事专用设施。同时,还备有通气孔、放灯台、蓄水缸、土炕等生活设施。功能上则分为利于运兵的“引马洞”、利于隐蔽的“藏兵洞”和利于渗入敌阵的“?敌洞”等。据了解,永清境内方圆300平方公里地下,都筑有这样结构繁琐、布局严密的战道,难怪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把它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称之为“地平上下两奇观”。

若想看古战道,最好的去处便是县城西南方向的瓦屋辛庄村,这里地道规模最大,地道穹顶穹门,高约1.5米,宽约0.5米,洞中线路相当曲折,其中有囤粮之处,有聚兵之处,从出口到入口,循行一遍需十几分钟。沿着洞口拾级而下,一个个涵洞依次呈现出来。一律是青砖起碹、狭长幽深,普通人只能弯腰、屈膝、缩着脖子,勉强在巷道里穿过。窄,也有节奏,一会儿迎来一道岔口,偶尔又闪出一处掩体,上上下下,往返迂回。置身于这沉睡千年的幽幽古战道,那千年前的万马奔腾声犹在耳畔,而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几近可触。

瓦屋辛庄村村支部书记贾福学介绍说,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这部分地道,还是去年年初县里投资保护性开发出的一小部分。

其实,十几年前,永清县古战道的开发就开始了。1990年左右,当地就成立了“古战道开发办公室”,加强对古战道研究,也准备将之发展为旅游景点。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尔匡当时参与编制了永清古战道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他说,当时虽作好了规划,但因种种原因,这一重要的历史瑰宝一直未能通过开发呈现在世人面前。县里介绍说,当时各村都很积极地清理古战道,几年来,重点试掘了5处,发掘出总长度达173米。有个村曾清理出150米长,最大的洞厅达60平方米。同时,发掘出迷魂洞和藏兵洞。迷魂洞通道仅半米宽,都是弯道,藏兵洞中有五间并排的小屋。但限于资金等条件,古战道的研究、开发不久就陷入停顿,多数洞口与坑道重归淤堵。

目前,永清县投入资金近20万元,完成了瓦屋辛庄古战道地上部分的绿化美化,地下景点讲解室建造和迷魂洞、藏兵洞的连通工作,形成了观赏景区的基本雏形。永清县旅游局的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根据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原则,首先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对古战道进行深入研究,把保护放在首位,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区,使“地下长城”成为原汁原味的实物见证和生动教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