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部“播种”者

2007-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陈太安 刘晓华 本报记者 凌翔 我有话说

李庆典博士有两个自己非常满意的身份,一是山东省莱阳农学院“乐义实验室”教授,二是新疆吐鲁番市“荣誉市民”。

春节刚过,李庆典就带着过年前准备好的温室大棚蔬菜栽培培训教材和光盘奔赴了新疆吐鲁番区,继续他的设施农业西部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事业。

“让西部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

技术是我的愿望”

说起到西部开展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的事,李庆典博士显得特别兴奋。他告诉我们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王乐义的带领下,一场以种植冬暖式大棚蔬菜为标志的“绿色革命”浪潮席卷中国北方大地,改写了“北方冬季无鲜菜”的历史,同时也带动了上亿农民靠“绿色”致富。2005年4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寿光进行先进性教育调研时提出,要在我国西部省区进行技术培训,推广有寿光特色的设施农业技术。

这个重任后来落在了莱阳农学院“乐义实验室”身上。“乐义实验室”由莱阳农学院和山东乐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其目的主要就是研究开发与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直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农民收入。

接到任务后,莱阳农学院“乐义实验室”立即组织有关专家教授,着手编写《乐义设施园艺产业蔬菜生产新技术系列丛书》,作为西部培训教材。同时决定把第一个点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面向全校选拔赴新疆开展科技培训的人选。听到这一消息,当时已经50多岁的李庆典,不顾亲友的劝阻,第一个报了名。

经过一番紧张的前期准备工作,2005年9月份,李庆典教授与寿光三元朱村农民高级农艺师徐少华一起奔赴新疆昌吉州,着手建立昌吉州“乐义设施农业培训与示范基地”,开始为昌吉州各县市培训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和技术骨干,由此揭开了乐义设施园艺产业西部科技培训的序幕。

“为西部农民做事,再苦再累心也甜”

一放下行李,李庆典博士就一头扎进了昌吉郊区的温室大棚里进行调研,为第一期培训班制定培训计划。为了使培训更有针对性,他们又利用国庆长假时间,深入到昌吉洲所属的玛纳斯县、呼图壁县、米泉县、阜康县等8县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当地的温室结构、生产状况。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当地温室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二是农民只注重加温而不注意保温,这样不但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污染环境。为此,他们又及时充实培训内容,重点讲解保温技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员们的心。

2005年12月,他们又来到新疆的吐鲁番地区,成立了“吐鲁番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开始了新的培训工作。

为了扩大培训效果,李庆典博士对培训工作进行了精心策划。他根据当地农业季节特点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将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实地巡回培训两个阶段。集中培训主要是农业技术骨干参加,内容主要是农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实习;实地巡回培训的内容则主要是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不但有技术骨干,而且有当地乡村干部、农民群众,只要愿意,随到随学。

就这样,他们采用这种集中培训和“科技培训下乡村”实地巡回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走遍了两个地区的12个县(市)、30多个乡镇,行程2500多公里,手把手教授当地干部群众各种实用技术。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他们已为当地培训农业技术人员达4200多人次,参加过培训的干部群众达27000多人次。

在昌吉州,一进入11月份,就经常下雪。因此,他们不得不经常踏着20多厘米的积雪,步行赶到农民的温室大棚里,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而在吐鲁番,五月份的气温就常常在40摄氏度以上。火辣辣的太阳下,热感冒、咽喉发炎一并袭来,他们整天都在扯着嘶哑的嗓子给学员们讲课。更让李庆典博士头疼的是当地蚊虫的叮咬。患有糖尿病的他,最受不了的就是蚊虫的叮咬,而当地一种叫作“小咬”的虫子更是出奇地厉害,咬得他浑身是疱,痛痒难忍,挠得留下了一身的疤痕。

“那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一谈起这些,李庆典博士满脸都是无奈的笑。我们问他是不是觉得很苦?他摇摇头说“西部农民的生活太艰难了,为他们做点事,再苦再累心也甜。”

“看到农民的笑脸,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2006年4月的一天,一位维吾尔族老汉找到李庆典的住处,非要拉他去他的大棚看看。李庆典不明就里,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随着老汉来到了他的大棚里。眼前的景像让他喜出望外。原来,李庆典作巡回培训和咨询服务时曾专门对老汉进行过具体的指导,老汉按照李庆典博士的指导精心管理,仅一年时间,满棚的葡萄就开始大面积结果。而按照当地陆地葡萄的栽培方式,一般需要三年才能结果。按当时的市场行情,这一亩地的大棚葡萄就能卖到9000多元。“看到农民的笑脸,就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幸福!”李庆典博士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情。

黄瓜嫁接育苗在山东是一项很常规的育苗方式,经过嫁接的黄瓜一般亩产可达2万公斤以上。而在昌吉州,未经嫁接的黄瓜亩产3000公斤都不到。讲解嫁接育苗时,学员们感到很神秘,不敢动手。经过耐心的示范指导,大家惊喜地发现,一些看似神秘的技术,掌握起来一点也不难。到后来,学员们的嫁接成活率达到了90%。后来,他又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吐鲁番的西瓜育苗上。第一批受训的100名学员在实习阶段就带领当地各族农民,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西瓜嫁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在2006年初顺利育出50多万株西瓜嫁接苗。这些嫁接苗在早春定植时,每株销售价格1元以上,市场仍供不应求。

李庆典博士说,设施农业技术的初现成效,大大增加了他们工作的信心和动力。他们将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通过设施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全面提前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的成长季节,争取把吐鲁番葡萄节从现在的八月份提前到“五一”节前后,以此进一步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长期和当地农民在一起,李庆典博士和新疆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地人把他当兄弟,他也不把自己当外人。为表彰他的贡献,新疆吐鲁番地区授予他吐鲁番市“荣誉市民”称号。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新疆人。

“农民丰收就是我的价值体现”

从新疆回来,李庆典博士明显地瘦了一大圈。到新疆一年多,收入没增加,家里的事却全撂下了,房子装修欠下的几万元债务也还没有偿还。有的人认为太不值了,但李庆典不后悔,依然无怨无悔地做着这个既艰苦又不“实惠”的工作。

他说,他已经把这项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通过在西部地区进行技术培训,他深刻地感受到,只要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并坚持下去,就能真正有效地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作为农业高校的教授,能切切实实地让农民增产、增收,这本身就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他相信,通过不断的技术培训和推广,设施农业技术的“星星之火”最终会在整个西部地区形成燎原之势,发源于山东的“绿色浪潮”同样可以带动西部地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