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校“减负”家长“增负”

2007-03-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国圣 通讯员文良兵 我有话说

孩子作业多了,家长喊心疼;孩子作业少了,家长又说担心。重庆市中小学生“减负令”出台后的境遇,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破解的难题,也是现在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家长的一道考题。

学校的课程表变了  家长课程表也变了

本学期开学前,重庆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

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规定小学生上课时间不早于8时半,中学不早于8时;小学一、二年级不许留书面的课外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的课外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中学控制在1.5小时之内。如果出现教师拖堂、擅自设立“午自习”、作业量超时,学校相关负责人将受到严肃处理。

《通知》共作出了9项明确规定,包括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的时间,取消平时考试和期中考试的要求,等等。《通知》出台后受到广泛关注,媒体将其誉为“减负令”。但记者跟踪采访时却发现,很多中小学生并没有因此而轻松起来。

3月16日下午4点半,下课铃声响后,小学一年级学生刘雨冲出重庆东林矿子弟校,开心地对等在校门口的爸爸说:“这几天我们都没有作业,以后我就不背书包了哟?”“最高兴的是只做一个多小时的家庭作业。”初中二年级的袁同学说,以前做作业一般要花两三个小时,这个学期作业确实要少多了。”

学校布置的作业少了,但许多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却不减反增。念小学四年级的苏杭有一张这样的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早上7:15起床,7:30吃早餐,8:15到校,8:30上第一节课,12:00下课;中午,午餐后没有午休,爷爷要抓紧时间辅导上午学习的新课程;下午2:30上课,4:30放学,回家后要做1个小时的家庭作业;晚上,爷爷辅导至10:00睡觉。周末两天,上午是作文班,下午是国画班,空余时间还要学溜冰和电脑等。

“学校的作业少了以后,爷爷怕我的成绩下降,自己又布置了很多作业,我做作业的时间比以前更长了。”苏杭说。

重庆媒体报道说,“减负令”下达后,重庆一些书店的课外辅导书不降反升,很多学生家长都是“批量采购”。

家长:孩子“取胜”是关键 教委:孩子“阳光”最重要

“你减别人不减,你不学习别人在学习!”苏杭的爸爸承认,看到孩子很累,做家长的也心疼,但总不能最后弄成别人的孩子在学习,自己的孩子在“减负”呀!

有意思的是,一些同时身为学生家长的教师也对“减负令”心存疑虑。在重庆市区某中学任教的刘老师说,放学时间提前后,许多学生没人管。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家看电视、在外面上网,很多家长还是希望学校把学生“管起来”。重庆106中学一位校领导证实了这一说法。这位校领导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对“减负”表示不理解,甚至要求学校继续补课。

“减负”好是好,如果孩子真正减了负,家长的确也能减负。但家长们普遍担心的是,如果自家的孩子减了,别人家的孩子却加了,那不是要耽误孩子的前途吗?

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曾经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对“减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彭智勇说,网络技术已经将世界变成了“平面”的地球村,教育要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他认为,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强健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和保持终生学习的兴趣。通俗地说,从中小学校园里走出来的,应该是“阳光”的孩子。

据彭智勇介绍,与“减负令”配套,市教委正在酝酿推行阳光体育运动。而在“减负”令发布后不久,一些中小学生间开始流行跳绳,甚至导致跳绳在重庆一些地方一度脱销。

学校:重压之下求“精讲”

3月19日早上,记者再次走访几所中小学,发现仍有不少家长提前将孩子送到了学校门口。重庆南桐矿业公司子弟校的门卫说,学校规定8点半才开始上课,但有些家长怕孩子上学迟到,7点刚过就送来了。

重庆万盛田家炳中学(原重庆四十九中学)的邱校长告诉记者,“减负令”出台后,他们立即对课时安排作了适当调整,并对英语等课试行“长短课”,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和素质教育。邱校长认为,“减负令”对高中生的影响最大。近年来,万盛区初、高中优秀生源外流现象较为严重,留下的更多是原来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过去学校采取的补救措施是“时间加汗水”,现在学校在严格执行“减负令”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教案的检查力度。“这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庆奉节县龙泉中学的文老师说,“减负后应该重在提高教师水平,应该充分提高效率,抓好质量,把握好课堂45分钟,做到‘精讲’!”

不过学校和教师仍然觉得压力巨大。重庆丛林中学教导处赵主任说,学校和教师最希望“减负”,但真的有了“减负令”,又觉得面临着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双重压力。根源在于高考仍然是人才选拔的主要手段,考试是人才选择的主要措施。家长看重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和是否考上重点校,学校看重的是分数和成绩。“现在减负,喊的是‘过程减负’,为什么高考不减呢?在高考指挥棒的‘终极指引’下,学校看学校,娃娃比娃娃,大家都在‘时间加汗水’。”一位中学教师说,现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可以不考试,但学生最后还是得通过高考这一“瓶颈”。而高考是全国统一的,并不由重庆市左右。重庆出台的“减负令”,在全国高考的“大背景”下,难免面临尴尬。

也有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在重庆自主组织高考命题的前提下,“高考指挥棒”的疑虑有些过虑。“家长们‘增负’的行为,正是哲学上所谓的‘理性的非理性’: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这样做才不会吃亏。当一个人或少数这样做时,他们会获益,但大家都这样做时,大家就全错了。”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