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抗流感病毒的新希望

2007-03-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美国休斯顿RICE大学博士翟鹏 我有话说

2006年12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载了一篇出自美国莱斯大学华人女科学家陶一之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科研论文,首次揭示了流感病毒聚合酶复合物中核蛋白原子结构。这篇论文的出现,立即引起了欧美各大媒体的广泛重视,包括英国广播公司、今日美国在内的主流媒体对这一研究成果争相进行了报道,称其为对抗流感病毒的新希望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样一篇看似与大众相去甚远的科研论文,会引起媒体如此广泛的关注呢?

因为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被用于设计新型的广谱抗流感药物。流感病毒的一大特点是重组变异率高,因此容易产生对抗流感药物的抗药性,时下引起世界各地广泛重视的禽流感病毒H5N1,正体现了这一特性,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经突变产生的对传统抗流感药物如克流感(Tamiflu)有显著抵抗力的突变体,而核蛋白在流感病毒中相对保守,突变较少。因此,与现有抗病毒药物相比,以此为作用位点的抗病毒药物具有对流感病毒广谱和长期的效果。

当前,人类对生命活动和疾病的认识,已逐渐从“器官―细胞”水平向“分子―原子”水平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大多数人类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体内相关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所引起的。传统的药物治疗,大多以缓解症状为目的,因而只能“治标”。然而随着蛋白质原子结构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药物着眼于调控导致疾病的功能异常的蛋白,这种“治本”的治疗方法,能从根本上缓解疾病对人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大量的感染性疾病而言,找到细菌或病毒特有的重要蛋白,作为药物打击靶点,是进行药物筛选和设计的关键;而弄清这些蛋白的原子结构将对药物的筛选和设计起到指导性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陶一之教授的研究成果,正是找到了对抗流感病毒的“薄弱环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一批针对这一流感病毒“死穴”的抗流感药物问世,这无疑将为人类战胜禽流感这一引起世界范围恐慌的传染性疾病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