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新文化前驱者的号角

2007-03-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曹禺创作的《日出》

田汉创作的《名优之死》

话剧正式形成后,立即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的话剧名作涌现出来,田汉的《获虎之夜》、《名优之死》,洪深的《赵阎王》、《五奎桥》,郭沫若的《王昭君》、《卓文君》、《聂?》,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压迫》,曹禺的《雷雨》、《日出》等,成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之作。诸多著名的话剧社团,例如有欧阳予倩、汪优游、徐半梅参加的上海戏剧协社,田汉领导的南国社,由进步学生组成的南开新剧团,夏衍等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等,和全国各地的众多话剧社团一道,坚持长年的广泛的舞台演出。经过前驱们的一致努力,话剧很快在中国成为相当普及的艺术,成为与传统戏曲共生共存的舞台艺术种类,拥有了它的相对观众群,培养了一代创作者、从业者和爱好者。

在整个大革命时期,一方面,新文化人创作的话剧引起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把话剧艺术的生长推进到一个根深叶茂的阶段。另一方面,话剧演出逐步由大都市舞台深入到民间、农村,加入到大革命和抗战的舆论洪流中去,发挥了战斗号角的作用。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建立的革命根据地里,红色戏剧开展得如火如荼,八一剧团、工农剧社、战士剧社、战地服务团、火线剧社、战斗剧社、抗敌剧社、先锋剧团、东江剧团、铁流剧团以及数千个村办剧团,活跃于部队与民众之中。一批投身于革命熔炉的知识分子如沙可夫、李伯钊等,配合革命形势,不断组织创作出鼓舞斗志的话剧作品。相当多的政治军事领袖人物,如何长工、彭湃、方志敏、瞿秋白、邓发、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邓小平、伍修权、黄火青、刘伯坚、黄镇、肖华、梁必业等,都从事过话剧编创与演出,推动了革命队伍中话剧的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