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尚多变的海派话剧

2007-04-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丽萍 我有话说

陈薪伊导演的《商鞅》剧照 

中国话剧开山之作――《黑奴吁天录》,在中国话剧百年诞辰之际,将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北京儿艺联合以《吁天》为剧名重新搬上舞台。上海的大型话

剧《红星照耀中国》和黑色喜剧《秀才与刽子手》也将来京参加纪念演出活动,一展海派话剧的风采。

严格说来,话剧并没有京派、海派之分,但从剧目选材、舞台呈现及演员表演来看,上海和北京的话剧的确有所不同。相比北京人艺的厚重和国家话剧院的恢宏,海派话剧更显轻灵、鲜活,呈现出时尚感和多变性。

上海的话剧表演团体主要是上海话剧表演艺术中心,它是1995年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合并而成的,也是国内率先引入“制作人制”的演出团体之一。上海是口岸大城市,是中西文化的集散地,因而形成海派风格的标新立异。《中国梦》、《长恨歌》、《歌星与猩猩》、《蝴蝶是自由的》、《艺术》等,现出海上戏剧的机巧和灵变。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介绍说,中心排演剧目基本上分三大类:一是经典话剧,如《雷雨》、《日出》等中国经典和《红与黑》等外国名剧;二是上海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戏剧,如王安忆的《长恨歌》和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以及海派经典重现《乌鸦与麻雀》等,这是有别于京派话剧的一个品牌,也是海派话剧得名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反映当代上海都市生活的剧作,如《股票的缘份》、《留守女士》等,当然还有不少实验戏剧。中国话剧百年之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将排演20多部剧作,其中海派风格的有反映上海城市百年变迁的《百年守望》,有描写20世纪初法国贵族后裔上海罗曼史的《葡萄酒贵族》,有作家叶辛创作的记录贵州女子在上海奋斗经历的《上海日记》,有根据李肇正同名小说改编反映当前上海普通百姓生活状况的《城市生活》等,还有肢体剧《鲁迅.rar》以及实验话剧《双面胶》、《超级笨蛋》、《双城冬季》等。“以往的海派戏票房都很好,希望这些新作也能赢得南北观众的喜爱。”他说。

“海派”一词以往带有一丝贬义,给人的感觉是形式花哨,流于肤浅。其实不然。近年来,海派戏剧在保持形式的新颖别致外,还在剧作文本上下大功夫,力求深刻动人。如1996年的《商鞅》,气势恢弘,内涵深刻,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1991年的小剧场话剧《留守女士》,因及时、准确地描述丈夫留洋而出现的“留守女士”现象,引人深思,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海派话剧产生的众多名家首推戏剧大师黄佐临。他1949年后主持上海人艺工作,在长期导演实践中不断努力探求“写意戏剧”,在《抗美援朝大活报》、《激流勇进》、《新长征交响诗》、《中国梦》等不少戏剧舞台演出中显现时代精神和艺术新貌。“写意戏剧观”是他早年萌念、继而主张、后长期在导演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实践探求的科学性创造活动,对中外戏剧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著名导演胡伟民,偏重于实验戏剧,他为上海青年话剧团导演的莎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萨特的《肮脏的手》以及历史剧《秦王李世民》和反映现实生活的《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等剧作,形式新颖活泼,深受观众和专家好评。

海派话剧名演员也很多:有“莎剧王子”之称的焦晃,有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奚美娟、野芒、朱茵、吕凉、尹铸胜、田水、郝平、夏志卿、蔡金萍,以及徐幸、宋忆宁、周笑莉、徐峥、李建华、许承先等,均是影、视、剧三栖优秀演员。

京沪两地话剧近年来交流频繁。北京人艺曾携《茶馆》、《天下第一楼》等赴沪演出,国家话剧院的《生死场》在沪引起轰动。海派话剧《商鞅》、《股票的缘分》、《长恨歌》、《蝴蝶是自由的》、《艺术》也在京城好评如潮。有趣的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曾排演了据老舍小说《正红旗下》改编的同名话剧,并于2004年4月来京演出。虽然编剧李龙云是北方人,演员台词也颇有京味,但却没有得到京城观众的认同。由此可见京派与海派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细微区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