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千古风流眼底收

2007-04-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百成 我有话说

京城春雨,欣逢开封歌舞剧院送来了原创歌舞剧《清明上河图》,赏心悦目,滋润心田。千古名卷,千古名都,浓浓书卷气,醇醇古都情,让人们触摸到了中原文化的厚重与质朴。

享誉海内外的国宝级长卷《清明上河图》是河南人民的骄傲,也是祖国的骄傲。这幅千古巨卷,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大

智慧,显示了民族艺术的无穷魅力与强大的生命力,是一张无可比拟的文化名片。

宋代可见的舞蹈资料虽有遗存,但可视性资料不多,古诗的描绘,亦难捕捉到更多的具体形象,作者张择端的记载更是甚少。在资料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创作者抓住了《清明上河图》这座富矿,顺着从画到人、画如其人的脉络,不仅开掘了古汴京的市井风情,也读懂了画家其人。市井鸿篇中蕴涵着画家深沉的爱;细腻的笔触必是与平民鱼水相融;在繁华世界、浊世官场中保持清新超俗,更见证他的人品、画风。于是他们找到了塑造张择端这个人物的基调。

音乐起,大幕开,舞台上出现了北宋京都的狂欢场景,我仿佛见到宋词人仇远在《爱月夜眠迟》中描绘的“趁凌波步影,笑拾遗簪。元宵相似近也,沙河萧鼓,恰是如今。行行舞袖歌裙,归还不管更深”的迷乱景象。那熙熙攘攘,百艺杂陈,游人仕女、达官贵人、小摊贩、变魔术的、耍杂技的、悬丝傀儡艺人以及沿河乞讨的芸芸众生,正是巨画中几百个人物的缩影,也是比一千多年前的画卷更为真切的艺术记录,剧中与《东京梦华录》等古籍里的描述,竟十分吻合。历史的厚赠,使台上演绎的这个“故事新编”,既有其画其人这样厚重的文化风骨,又有流动的古汴京市井百态为血肉。艺术家们沿着《清明上河图》的来龙去脉为我们编撰了一出新的传奇。

史载,北宋年间,由于商业繁荣,战火稍息,汴梁人口已超过汉唐时期长安人口的十倍,汴梁入夜,勾栏、瓦舍林立,乐舞、百戏、民间社火,通宵达旦,士大夫和平民百姓挤挤嚷嚷,人头攒动,不醉不休,彻夜狂欢,酣畅淋漓。如今歌舞剧《清明上河图》的歌舞狂欢场面就给人以这样的视觉冲击,一幅巨大的流动的汴梁民间风情画,次第展开,张择端笔下的人物跃然台上,画家眼中之景,成了观众眼中之景,它引领着观众和画家一起体验着、经历着如何从画家心中之景,化作千古长卷的感人故事。

聪明的编导,竟从画中数百个人物的动态中,提炼出宋代舞蹈的某些基因,变奏出一组组鲜活清新的组舞来。古舞蹈史的专家认为宋舞特点在于腰和袖,看来与总编导黄蕾抓住的特点,有殊途同归、灵犀相通之妙。我没有见过真正宋舞的演示,但见台上之舞既没有汉舞那样凝重、流动,也不似唐舞那样华丽、飞扬,这种别样感受,使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认同感,至少算得神似。

有的人,未曾举事,先定下作品的形式,然后把各种设想,硬塞进既定的筐子里,结果事倍功半。而开封歌舞剧院量体裁衣,选择了歌舞作为载体,是恰当的。首先,歌舞剧是中国戏剧艺术的优秀传统,汴梁作为宋代元杂剧之乡,本就有缘。其次,根据现有的内容,用单一的形式,无论是歌剧或舞剧都胜任,用综合的办法,各显其长,人物的心理交流,情感的表达,用声乐最直接;运用独唱、对唱、三重唱、合唱,既有人物交流,又有余韵帮腔,丰富了表现手段;而气氛的营造,汴梁民间的火热、逍烈、充满活力,表现舞蹈回归民间的欢快和自由,非舞蹈莫属。当然也不必拘泥于画上提示的,可能更有色彩,总之,舞蹈也应当是一个重要的看点。

剧中人物的安排,一切为了彰显这幅巨卷,一切为了烘托张择端这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剧中出现的女说书人,是一妙笔,她起着连缀、帮衬的作用,游弋于画内外、剧内外,这种角色在古典戏剧中也是有的。布景设计、服饰都刻意靠近宋代色彩,风格较为统一、舒服,甚至连台上桌椅也有传统戏一桌两椅的味道,令人感到熟悉和亲切。

剧中的主要角色各具特色,群众演员年轻可爱。但声乐风格不够协调,似有些缺欠。剧之尾,皇帝宣诏,张择端早已隐没有市井人海之中,这一处理符合张择端潇洒不羁远离浮华的品格,可惜有些拖沓,作者仿佛意犹未尽,还要告诉观众点什么,结果,反而失去了意境。倒不如再让观众欣赏一次滚动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不是在台上传来传去的画轴),让人们记住流传千古的巨卷,也记住这幅名画的作者。

我喜欢这个剧目,但我觉得它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创作者的态度是值得尊敬的,他们没有浮夸风,没有浮躁气,没有乞灵于豪华包装,而是老老实实地从宋代大文化的角度,挖掘它的内涵,在本体上下功夫。愿这一剧目能够再上层楼,成为真正的艺术精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