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交首尔再遇知音

2007-04-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廷瑛 我有话说

中国交响乐团继2006年3月在韩国首尔成功演出后,时隔一年整,又应同一东道主盛情邀请,再访首尔。

三月的首尔,生机勃勃。这座传统与现代兼容?包的大都市,透着东方文明的成熟。忙忙碌碌而又彬彬有礼的首尔人,与我们貌似神随,如同兄弟姐妹一般,总是令人备感亲切。3月21日和3月23日的公演场所是当地最富

丽堂皇、具有最佳声学效果的艺术中心音乐厅和世宗艺术殿堂。高达5米的国交演出广告高悬在酒店和剧场外墙,剧场前厅用韩文和英文写着:“中国国家交响乐团――13亿中国人的骄傲”夺人眼目。两场音乐会的入场券早已全部售完。有去年成功演出的美好记忆,此番重逢,国交团长关峡、首席常任指挥李心草、乐队首席刘云志以及众乐手,已与韩国朋友宾主相拥、朋友相称了。

国交在韩国的两场曲目均为交响乐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头一场演出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第二场演出中国作曲家徐振民的交响音诗《枫桥夜泊》、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与乐队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担当独奏的两位演奏家均是韩国的乐坛名将――小提琴家姜东锡和钢琴家姜忠模。

3月21日晚7时半,身着黑色立领小礼服的李心草在观众热情的掌声中,神气而又从容地登上指挥台,演出拉开帷幕。独奏小提琴以漂亮的音色和驾轻就熟的技巧迅速进入状态,在乐队轻柔的背景上呈现的主题沁人心脾,华彩乐段演奏得华美而辉煌。乐队在李心草的带领下,以适宜的力度、默契的合作、精准地烘托着、渲染着,将魅力与诗意相融合,使乐曲始终充满华贵的风韵。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是所有国际知名乐团的保留曲目,全曲由始至终如歌如诉、酣畅淋漓,有着强烈的俄罗斯韵味。向来口碑极佳的国交弦乐声部,名不虚传地施展了自己的优势,对拉赫玛尼诺夫抒情、悠长的旋律表现出充沛的热情和出神入化的表现力,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悲悯情怀及其对命运凄恻的咏叹,对光明热烈的赞美,抒发得壮怀激烈、催人泪下。李心草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当乐曲在气势非凡的尾声中结束时,原本鸦雀无声的观众席顷刻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3月23日,乐团移师可容纳三千人的首尔世宗艺术殿堂。当晚,衣香鬓影、观众云集,场面盛大隆重。音乐会以徐振民的《枫桥夜泊》作为序曲。这首充满诗情画意、古雅、幽静的中国特色的管弦乐曲,引起韩国观众的极大共鸣,他们热情的掌声饱含着文化的认同感。有趣的是,笔者于演出前一天在首尔街上观光时,曾眼见唐代诗人张继这四句诗用汉字行草浮雕般镶贴在一家茶楼的外墙上,幅大足有四米见方。接下来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韩国钢琴家姜忠模的演奏具有游刃有余的娴熟功底。在“第十八变奏”中,李心草以恰到好处的处理,把乐曲中渴盼、依恋之情表现得令人神往。乐队以饱满、谐和的协奏与钢琴配合得相得益彰,演奏家们精湛的技艺博得观众热烈的反响。接下来演奏的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在首尔观众中获得热烈欢迎是预料之中的。乐队全编制出场,李心草镇定自若。演奏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开始,仿佛是向这位在困境中顽强生存的、20世纪最伟大的交响乐作曲家致敬。乐队各声部不容置疑地展示了他们出类拔萃的技艺。铜管在高潮乐段的表现足够精彩,无论是气息控制、力度掌握上都令人满意。末乐章的乐队全体强奏,听起来威风凛凛、激烈狂放。李心草在长时间的掌声中多次谢幕。加演的韩国乐曲《阿里郎》韵味十足,观众席响彻掌声喝彩声。

散场后大为激动的观众滞留在剧场内外,向中国音乐家们招手致意,目送他们乘车离去。

图为韩国小提琴家姜东锡与乐队在演奏。摄影:王廷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