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节地葬,人人都要面对的话题

2007-04-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曹继军 实习生徐一凡 我有话说

尽管以节约土地为目标,以不占地、少占地为主要形式的多种节地葬初见成效,但接受“绿色安葬”的乃占少数。“厚养”与“厚葬”在一些人心目中还是“摆不平”。而在清明节之际,这个话题尤其令人关注。

多种节地葬方式正在推行,但目前接受节地葬的仍是少数墓地紧缺,死人将与活人争地,几乎是全国

所有城市的尴尬。

据上海市殡葬管理处提供的信息,上海现有公墓存量土地仅2300亩,每年消耗约200至300亩;南京市殡葬处的信息也表明,该市每年墓葬需要150亩左右的土地,目前全市的公墓墓穴安葬还可以使用10到15年。

上海市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介绍说,面对“死墓危机”逼近,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殡葬改革,以节约土地为目标,以不占地、少占地为主要形式开展了多种节地葬式,如室内葬、草坪葬、花坛葬、树葬、海葬等,已经初见成效。去年,还在6家公墓试点推行1平方米小型墓,受到了消费者欢迎。同时,上海各郊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加大力度治理乱埋乱葬、平坟还田,几十年来节约土地约6000亩。

但是,吕处长也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壁葬、海葬、花坛葬、草坪葬等所有节地葬加在一起占落葬总数的比例还不到30%。相比上海近年来年增10万的死亡火化数目,接受绿色安葬的仍是少数。

观念阻碍“节地葬”

来自某省会城市的一个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市民中40%接受节地安葬理念,但最终采用的却只是极少数。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言行不一”呢?吕春玲认为不外乎这样几种情况:家中先前的故者采用传统土葬,考虑到合葬、祭扫等因素,限制了对新故者殡葬方式的选择;顾忌世俗的评判标准,消减了采用节地安葬方式的勇气;还没有从根本上认同绿色安葬。

专家指出,“厚葬薄养”的思想在大众心中仍占有极高的比例,对父母生前照顾中的缺憾,试图在葬礼中的“风风光光”中得以补偿。经济实惠的节地葬往往被视为“没面子”而遭弃。

而在一些地区,与节地葬背道而驰的豪华墓葬不断现身。新华社曾经发过《豪华墓葬何时休》的图片新闻:“近几年来,内蒙古包头市北郊的大青山南坡被一些开发商违规建起了10处占地均在数百亩的墓地。这里的坟墓大都用砖石水泥建筑,造价低的要人民币两三千元,高的则达数十万元。虽然国家多年来一直提倡丧事简办,然而这些豪华坟墓却在‘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中一路畅销。”

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认为,“厚养”是非常重要的,生前不尊重长辈,等长辈死后再想“补偿”甚至只为了自己的面子恰恰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背道而驰。在强调“厚养”的基础上,身后的怀念也很重要,但并不是通过“厚葬”,而是通过清明节的健康祭扫等形式表达后人的缅怀与感恩。

上海成为我国海葬人数最多的城市

上海市的一张表格清晰地记录着历年海葬的数据:1991年为287具骨灰,2006年为1615具骨灰,海葬推出16年来,总计有13368位逝者魂归大海。

选择大海作为安息之所,虽然只占死亡人数的1.4%,但已经使上海成为我国海葬人数最多的城市。

吕春玲说,不能小瞧了1.4%的意义。应该看到从推出海葬以来,选择这种葬式的人数在年年上升。吕春玲还表示,考虑到推广海葬可大大节约土地资源,上海欢迎和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士报名参与海葬活动,并提供各项相关服务。

胡守钧教授认为:土地资源是紧张的,豪华墓葬要不得,但是有个墓碑,有个“记号”供生者缅怀很有必要。墓地面积可以小一些,管理也应该严格一些,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推行“绿色殡葬”,要在“绿色”的前提下,让“殡葬”慢慢适应健康的民俗。比如中国人很敬重祖先、长辈,就应当在推行“绿色殡葬”时提供有“永久性保留”的事物作象征的方式,可以供人当作长期的寄托。

在上海奉贤滨海古园,2004年落成了海葬纪念园,所有海葬者的名字都免费刻在纪念碑上,解决了海葬家属的祭奠需要。

记者了解到,自2000年开始,上海市殡葬管理处对海葬等进行经济补贴,每具骨灰200元,今年增加到400元。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乔宽元教授指出,按70年计算,节地葬式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因此,可以出台一些补贴政策,适当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节地安葬。

乔教授强调说,殡葬改革不能只在清明前后做做样子。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转变观念移风易俗。既要厚养,又要优葬,实现公墓公园化、葬式节地化,提倡保存人生文化,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的土地资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