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强师创造大学未来

2007-04-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庆环 通讯员王秀清 齐汝林 我有话说

数字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抽象的。但把抽象的数字放在一起,又常常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在聊城大学,就有这样一组数字:

教职工总数:由1367人发展到1987人;专任教师:由805人发展到1470人,专任教师中在岗博士由21人发展到170人,硕士由117人发展到594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所占比例由17%提

高到50%以上,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由325人发展到469人。而实现上述发展变化,聊城大学仅仅用了5年时间。

这组数字所代表的师资队伍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使聊城大学顺利完成了从师范类院校到综合性大学的跨越。尤值一提的是,季羡林先生曾盛赞聊城大学为“鲁西最高学府,山东璀璨明珠”,并欣然受聘为聊城大学名誉校长。两院院士张新时、薛群基等200余名知名学者受聘为聊城大学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立足自身培养  加快教师成长步伐

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窦建民教授,原本是一个普通教师,1989年从西北大学化学系硕士毕业到聊城大学任教。1995―1998年,他去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由于他在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博士毕业后,西班牙、美国和德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先后对他发出了聘任邀请,而他却义无返顾地回到了聊城大学。1999年以来,窦建民教授共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几个项目,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期刊60篇。他还被评为学校跨世纪人才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校“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成为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

在聊城大学,像窦建民教授这样接受学校资助、作为聊大教师出去攻读硕、博学位,毕业后回聊大任教的教师还有几百名。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大学办学质量最重要的保证。多年来,聊城大学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办学理念,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按照“立足培养、加快引进、强化竞争、优化结构”的方针,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筑支撑学校发展的人才高地。

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聊城大学面向全校教师推广了“教师知识更新计划”,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到国内外重点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做博士后研究或者访问学者。学校规定,凡是和学校签定回校工作协议的,学校除了承担上学期间的一切工资、福利待遇之外,获得博士毕业证书、学位回校工作后,还会补发在校时应发的岗位津贴,并发给5万元的生活和培养费补贴和理科4万元、其他学科2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几年来,聊城大学已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本校教师读博、读硕和出国进修等资助,356名博士、硕士学成归来,成为该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从1999年起,聊城大学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校聘优秀人才工程”,到目前为止,已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先后培养资助面向21世纪高层次人才77名、校聘优秀人才76名。同时,聊城大学还非常注重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外语教学、教学技能等基础性培训,长期坚持开展老教师教学观摩和中青年教师课堂竞赛活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聊城大学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

加大引进力度  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面对知识经济引发的科技和人才竞争,为了与建设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相适应,聊城大学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聊城大学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几年来,学校先后5次调整人才引进政策,有计划地引进了一大批优秀硕士生、博士生和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一是实施“一把手”工程,把各学院院长作为人才引进的第一责任人,人事处和各学院、各部门共同努力,通力协作,加快了人才引进的步伐。大部分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与学校规定相配套的人才引进政策。二是主动走出去,到全国各地大中院校和博士、硕士生直接接触,参加各地的人才招聘会,广泛招揽人才。三是学校制定政策,设立了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和设备配置专项经费,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同时,对所需的学科领军人物,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在科研资助经费、配备学术助手,以及住房和家属安排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的待遇。四是对大师级人才实行柔性引进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敦聘为学校的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近五年来,聊城大学引进人才不仅数量逐年增多,而且质量逐年增高,共引进博士、硕士学历人才400余人,使聊城大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有了较大改善。

2005年4月,在聊城大学的盛情邀请下,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做科学研究的徐志军、初瑞清博士后夫妇,来到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执教。对这对博士后夫妇的到来,聊城大学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怀,除了按学校规定享受教授工资、津贴,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以外,还安排他们一家三口住进了180平方米的别墅。为方便他们搞科研,该校还专门划拨200余万元的科研经费,建设“材料控制平台”、“材料加工平台”、“材料性能测试平台”等一批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夫妻两人感慨地说:“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更有聊大速度在感染我们,争取尽快做出点成绩,对学校、对个人也都是一种交代。”

实施人事改革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2006年7月30日,是徐志军、初瑞清夫妇在聊城大学工作的新起点。虽然他们到这里工作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职称栏里还是空白,但因为科研成果突出,在学校第二轮人事制度改革中,夫妇双双被学校破格晋升为教授。打破专业技术岗位终身制,能者上庸者让,优劳优酬,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正是聊城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2002年9月,作为山东省8所试点高校之一,聊城大学实施了第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推行岗位聘用制,逐步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了以固定工资和岗位工资为主体、优劳优酬的分配激励机制,激发了办学活力。为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的职称岗位业绩的考察和督促,从2006年6月开始,聊城大学再次启动了第二轮人事制度改革。

此次改革,彻底打破了专业技术岗位终身制,全校所有教职工全部重新竞聘上岗。各系列、各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数额总量控制,行政管理人员被进一步压缩。经过公开竞争,69名博士竞聘晋升到教授岗位,破格晋升4人,52名博士竞聘晋升到副教授岗位,破格晋升8人。此外,通过公开竞岗,原优秀人才岗位有10人因竞聘条件或其他原因从原岗位落聘。有12人因业务条件未能竞聘到专业技术岗位,2人因年度考核不合格未能参加竞聘。

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高级岗位设置向高学历人才,向省重点学科、实验室和校重点学科倾斜;中、初级岗位向教学、科研成果突出者倾斜;职员岗位报酬与年度考核情况挂钩,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激发起广大教师干事创业、教书育人的巨大信心和热情,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队伍正在发展壮大。

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展现出聊城大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推动了学校教师与科研队伍的茁壮成长,为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