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交流为中日两国谱写友好篇章

2007-04-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周玮 谭晶晶 我有话说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中日歌星超级演唱会,火爆场景超乎想象,而一场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演出又将在东京上演――随着这两项活动的展开,“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拉开大幕,近百项交流活动将为中日文化交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文化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呈现出官民并举

和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局面。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日文化交流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活动之频繁、内容之丰富,在与中国有文化交流的国家当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谱写了无数友好篇章,留下了许多佳话。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日益密切频繁的中日文化交流可谓对此很好的纪念。

政府间文化交流搭建沟通的桥梁

自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两国政府间的文化关系开始建立并不断得到加强。1979年12月6日,中日两国签署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确定了发展两国文化、教育、学术、体育等方面交流的目标。

根据中日文化交流协定,从1981年开始,中日两国每两年分别在本国首都举行一次中日政府间文化交流协商会议。2006年5月23日,第12次会议在东京举行。双方认为,定期举行协商会议,交换意见,有助于加强相互了解,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并就进一步推动文化、教育、科技、学术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支持两国青年之间和民间团体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达成共识。本次会议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日本国外务省关于在东京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的备忘录》。

近年来,中日两国举办了多场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其中,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举办了“中日文化年”活动,全年举行文化交流活动300余项。

“文化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很多物质的东西经过沧桑岁月早已灰飞烟灭,但文化却保留下来,如涓涓细流滋润万物……”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2006中国文化节”上的这番讲话,文化节在为期1个月的时间内,20多场大型演出和艺术展览如涓涓细流,加深了数万日本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感受与了解。

2006年11月19日,在东京港区六本木露天剧场,中日两国艺术家携手演出。中国演员表演了京剧《白猿献寿》《霸王别姬》以及昆曲《长生殿》等选段,日本艺术家则以传统艺术“能”演出了《杨贵妃》《项羽》,这些剧目都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两国的传统艺术既有相似之处,又不乏各自特点,令人惊叹中日文化关系的源远流长。

民间文化交流拉近心的距离

两国文化的相近,使民间文化交流格外顺畅、活跃。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就开始了民间文化交流,以文艺演出、艺术和文物展览等为主。文化部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民间文化交流占交流总量的95%以上。特别是文物、书法、诗歌、水墨画、戏剧等传统东方文化的交流。

近年来,中日文化交流亮点颇多。2005年3月,汉俳学会在京成立,中日学者就俳、诗歌在中日两国的现状及今后发展前景交换了意见;2005年4月,中日两国60多个民间友好团体举行集会,共同发表了旨在促进中日和平与睦邻友好的呼吁书……

“日本名家书画展”自1992年开始在中国举办至今,已经先后在西安、洛阳、南京、重庆等各大城市巡回展览。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受川宗央说:“通过这种形式,与拥有同源文化的中国进行友好交流,将可传予子孙后代继承的中日文化交流光辉业绩进一步加强,并将这种交流作为祈愿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2006年10月,中日两国的20余位艺术家在中国篆刻艺术院切磋书法篆刻技艺、交流茶道兰花艺术。艺术家表示,把篆刻、书法、茶道、兰花这四种源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通过中日双方艺术家的交流有机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它们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在日本的流变过程。在当今社会里,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都越来越为更多人所珍爱。

2006年,在“中国文化节”开幕的第二天,“2006北京・日本电影周”即在中国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世纪剧院拉开帷幕。包括黑泽明导演的《椿三十郎》、山田洋次导演的《寅次郎的故事―紫阳花之恋》以及《春雪》《幸福开关》等11部不同风格的日本影片陆续展映。“如果我的电影可以作为纽带把两个国家联系在一起,作为电影人这是一件十分欣慰的事情。”携新片《信》参加电影周的电影人生野慈朗说。

据文化部外联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日双方在商业展演、音乐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每年赴日演出的大中型文艺团体80个至100个。目前,日本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贸易伙伴之一。旅居日本的1000余位中国艺术家,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国文化在日本可以说是月月有展览、周周有演出、日日有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加强两国人民友好的重要纽带。(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