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生态建设中收获经济效益

2007-04-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冯蕾 我有话说

    蒋明君:1956年3月出生于青岛市,1997年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并获得生态安全学博士学位。现任联合国城市管理最佳范例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北北合作组织副主席兼亚太首席执行官
,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主席。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的生态安全?

蒋明君:维护生态安全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发达国家在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生态破坏问题,我们在二三十年间集中暴露出来了,加上生态环境的天然禀赋比较差,又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耗能型经济所占比重过大,生态安全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为此,必须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追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记者:对于地方和企业而言,可能不愿承受维护生态安全的成本,甚至认为顾了经济发展就顾不了生态安全问题。您如何看?

蒋明君: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两者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如果我们先任其污染,然后再去治理,代价是相当高的,相反如果一开始即考虑到生态问题并采取措施,就能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辅相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黑龙江省甘南县为例。甘南是中国北方地区闻名的贫困县,过去这个县的兴十四村是该县最为贫困落后的移民村。全体村民在村支部书记付华廷的带领下背土造田,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把大片的盐碱地改造成了万亩良田,还种植了700多万棵松树。正是看到兴十四村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信念,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选择在兴十四村建立一个国际性的生态产业示范基地,无偿地为他们提供生态产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这个基地规划占地五万亩,内设高科技产业区,农产品深加工区、林业旅游区,畜牧养殖区等7个区域,集农业、林业、畜牧业、加工业等为一体。目前,首期已经进驻150万吨玉米深加工、三精制药、生物饲料和生物养殖等四个项目。在玉米深加工中改变了过去的钙盐法,创造了吸交法,这是环保产业的一项创新。通过这个示范基地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兴十四村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还被确定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榜样。

记者:兴十四村的发展体现了生态产业对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那么,对于那些资源型城市而言,如何寻找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蒋明君:中国有很多城市的发展是依赖于当地的资源开发,而资源是有限的,当资源开采完了,城市将如何发展?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大开发替代产业。一些国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阿联酋第二大城市迪拜因石油而富庶,但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国土面积大部分是沙漠,据测算,当地的石油开采年限只有30年。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迪拜主要采取了三种发展思路,一是打开国门,大力发展旅游业。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奇迹般地崛起,迪拜建起了世界第一个七星级宾馆。二是发展国际物流,目前迪拜港已成为海上运输的枢纽。三是发展国际金融。

在中国,一些资源型城市也开始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比如大庆市已开始寻找新的替代产业,一是发展旅游,“书香大庆”、“大庆之冬”、“激情之夏”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大庆进入2006年度全国“完美假期”十佳精品旅游线路。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产业,2006年大庆新建了滨洲和新潮学校,改造了中学等52所学校,高考万人升学率四年位居全省首位,在校大学生达到6.2万人,职业教育培养中高等专业人才2.8万人。通过发展替代产业,经济发展不再单纯依靠资源消耗,城市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一个和谐的、国际生态安全示范城市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