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铁人精神动京城

2007-04-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丽萍 我有话说

图为《铁人轶事》在京展演的剧照。本报记者程伟光摄

狂风卷着碎雪在冻裂了的土地上肆虐,王进喜带领着钢铁钻井队一马当先,开进了大荒原,他们人拉肩扛,端水打井;他们跳进泥浆,压

住井喷――大庆市话剧团的话剧《铁人轶事》4月11日晚在中国评剧大剧院演出,为人们再现了50年前那场难忘的石油大会战,再现了铁人王进喜那钢铁的意志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并震撼了到场的每一位观众。

铁人王进喜的事迹人们并不陌生,学生课本、影视剧中都有表现,但剧作家杨利民却着眼于铁人的生活小事,以主持人的解说串起铁人王进喜工作生活的8个不同场景,艺术地再现了铁人王进喜另一些鲜为人知的侧面:他盖起了大庆油田的第一所小学;他把死难工友的老母当亲娘供奉到百年之后;他在“十年动乱”期间敢冒死谏言“保卫油田”、保护干部……通过这一个个侧面,一个更加真实、亲切的铁人矗立在人们面前。尤其是当演到剧中王进喜带着腿伤跳进泥浆中压井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喊出:“你真是个铁人啊!”这时,许多观众流下了热泪。人们被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迈气概所征服,同时也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道德情操所折服。演出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电影资料片贯穿其中,让铁人和他的战友们一次次向观众走来,使剧情和影像相应配合,从而使全剧既有波澜壮阔的时代感,又放大了剧中人物细微真实的情感,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置身其中的真实场景,增强了剧作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著名表演艺术家方掬芬激动地说:“我是流着泪看完这出戏的,《铁人轶事》极具教育作用,铁人精神不能忘记,时代和人民需要这样有深度的好戏,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铁人轶事》是杨利民继《黑色的石头》、《大荒野》、《地质师》之后的又一部描写石油工人的优秀剧作。这位在油田长大的剧作家曾多次见到王进喜,他说:“我是1964年到大庆的,铁人王进喜一直是我的榜样,他的事迹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桓,现在,我觉得应该写写他,让现代人知道曾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忧患意识,他不等、不靠、不伸手的民族气节,他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为国尽忠、为民尽责、为父母尽孝、为孩子尽爱的伟大品格,令人深深敬仰。他奋不顾身地工作,只活了47岁。面对他,我们每个人都应扣问我们的良知。”杨利民还回忆道,王进喜是一个高大的英雄,但更像一位朴实亲切的邻家大叔,他到北京出席会议,把会上用过的红蓝铅笔捎回一大把,分给我们这些年轻人用,这种节俭意识,连同剧中所表现的不能用油洗手套的节油意识,在今天看来,仍值得我们学习。杨利民正是带着这种深深的情感和敬意,将一位真实、鲜活、崇高、有血有肉的铁人形象树立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和撞击。一位女中学生看完戏后说:“我一直在流眼泪,铁人太了不起了,太感人了,我还用手机拍了几张剧照,留给同学们看看。”一位中学教师说,这出戏很真实,应该让现在的年轻人多看看,让他们了解共和国的这段历史,了解前辈的奉献和牺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据悉,这出戏自2005年以来,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新疆、甘肃、陕西、河南、青海等地演出了近百场,所演之处,观众一次次为王进喜为国分忧、艰苦奋斗、革命加拚命的精神而流泪,而感动,所感奋,所鼓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