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情系统战献赤诚

2007-04-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平良 我有话说

湖南省隆回县山青水秀、民风淳朴,近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汉、回、瑶、苗、侗、壮、满等24个民族,总人口110万。1984年,一纸调令把我带入县委统战部,从此,我就与党的统战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隆回土生土长的统战干部,22年的栉风沐雨,使我深深体会到统战工作对隆回的和谐繁荣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还记得,我刚调入统战部时,正值全国拨乱反正,隆回县有1万多人要求落实统战政策,每天需答复的信函多则数百封。我白天接待来访群众,晚上加班加点处理来信来函,常常工作到深夜。在担任办公室主任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我仅答复群众来信就有5万多封。

有同事说我工作起来就像“拼命三郎”,也有人说我是隆回的“统战精”、“活字典”。其实,我的秘诀就是身边常带的两个笔记本:一本摘抄统战政策,一本记录统战对象情况。日积月累,政策早已熟记于心,人物情况也是了如指掌。22年来,我已经记满了32个笔记本,近10万字的工作笔记。县委组织学习统战政策,县委书记点名让我主讲。最近10年来,我写的统战讲稿达20万字,授课160多场,听众1.5万人次,县委党校校长戏称我是党校的“编外老师”。

基层统战工作难在创新,又贵在创新。1995年,上级安排我兼任县台办主任一职,我深知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也是一次新的磨炼。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我跑遍了全县26个乡镇,走访近千名台胞台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县率先在湖南省建立乡镇台联小组,逐步形成了每年评选一次“先进台联小组”和“优秀台联组长”,并由政府拨专款奖励的制度。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乡镇台联小组的积极性,推动了基层工作的开展。10年时间,全县建立了22个乡镇台联小组,协调化解100多起矛盾纠纷,募集台胞捐款1200多万元,引进台资近亿元,建校16所,架桥6座,修路100多公里。县委书记曾这样评价台联小组:“这是一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队伍,是一支协调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队伍,是一支带头完成国家各项任务的队伍。”如今,这一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日常工作千头万绪,但我始终牢记“民族、宗教无小事”。1999年,组织安排我到山界回族乡民族村扶贫。这个民族村是县里有名的“乱子村”,连续3年未交分文农业税。但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自带伙食吃住在回民家里,一个月走访了16个村民小组,1000多位村民。在深入调研的同时,我及时向领导反映困难,积极争取资金,带领回族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建成2处电排工程,修好3条机耕道,建好3处人畜饮水工程,开凿2000米长水渠,回民祖祖辈辈盼望解决的问题全部变成了现实。付出的是一片真情,收获的是群众的信任。年底时,村民们自觉补缴了3年的税费欠款。更让人感动的是,在我结束挂职锻炼离开扶贫村的那天,几百名村民自发组织、敲锣打鼓整整送了10里路。这一刻,我深深的体会到,群众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在普通人眼里,统战部门无权无钱,工作辛苦,条件艰苦,生活清苦,是名副其实的“清水衙门”。县委统战部的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我在这里一干就是22年。不是没有机遇,只是割舍不下我挚爱的统战事业。20多年来,我先后6次放弃升迁的机会,对此,同事们不理解,亲朋好友想不通,连妻子也曾埋怨过我。面对这些,我淡然处之,只因统战工作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顾22年的历程,既有艰辛和坎坷,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我县对台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我个人先后十余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我荣获“湖南省统战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受到省里嘉奖。成绩归功于集体,荣誉属于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为了这份让我魂牵梦萦的统战事业,我将继续以自己的赤子之心在隆回这片热土上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隆回县委统战部副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