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脑袋富”换来“口袋满”

2007-04-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邢兆远 我有话说

“村村飘书香,田野生金银;乡亲脑袋富,生活日日新”……阳春时节,记者穿行在泰山脚下的山川碧野之间,深切地感受到文化与科技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和“发动机”,当代农民正描绘着最新最美的画卷。

“知识超市”孕育“聚宝盆”

“今儿俺粗略算了一下,这批鸭子卖出

去,少说也得挣2万多块钱。俺抽空来这里再充实充实大脑……”3月28日,山东泰安市东庄乡的养鸭专业户贾宗波刚卖完鸭子回来,就赶到“知识超市”,他来不及与记者长谈,如饥似渴地翻看起养殖书籍来。村民马新成介绍说:“这个‘知识超市’,专门为农户提供养殖知识、技术服务,近年来带动起100多个养鸭户走上致富路。”

悄然兴起的“知识超市”雨后春笋般撒遍泰安的乡镇,广大农民在这里选取自己想做而且有条件做的项目知识进行学习。这里的特色是,“农民点菜单、超市来提供”、“农民逛超市、免费来充电”,不出家门就能学到一门技术,找到一个致富门路。

谈及此,华丰镇农民刘慧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去年,俺种了两个冬暖式大棚,听说用蜜蜂授粉的西红柿品质好、产量高、增收快,于是就拨通了县里的“超市110”救助电话。很快技术人员就在俺的大棚里办起了‘流动课堂’,手把手地进行辅导。”

有了“知识超市”,农民的知识视野开阔了,纷纷放开手脚去发展新项目,农田成为“聚宝盆”。去年仅宁阳县就新发展种、养、加等项目3000多个,形成了1万亩蔬菜制种产业带、1万亩桑蚕产业带、8万亩大枣发展区、1万亩花卉苗木发展区、3万亩生姜发展区、5万亩无公害花生种植区,以及奶牛养殖、畜禽养殖为主的特色现代农业。

“科普网络”连接“致富梦”

“俺依靠电脑提供的信息和技术,搞起‘网养鸡’,每年纯收入在2万元以上,这在以前俺想都不敢想”,北落星村养鸡户朱连军高兴地说,“去年,俺村投资10万元购买了15台电脑,乡亲们鼠标一点,就能与专家、教授进行面对面地交流;键盘一敲,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市场供求等各类涉农信息都可搜索到。跨上信息架设起的“桥”,乡亲们养鸡圆了致富梦”。

引导农民进入“数字信息时代”,各县、市开展了“科普村村通、户户联工程”。各行政村全部建起了科普宣传栏,每个村确定一名科普信息管理员,初步形成了以乡镇科普活动站、村科普宣传栏、科普信息管理员为一体的“一站一栏一员”的农村科普网络。蘑菇大王田修东说:“如今的信息平台,为老百姓送来的科技套餐越来越丰富。依靠它,俺培育的蘑菇不发霉、产量高,深受客户的青睐,最近北京的一家公司一次就预订了2万公斤。”

运用“科普网络”,让广大农民跨上致富的“跳台”,“科普网络”上下贯通,纵横连接。针对重点产业,在网上开展技术培训,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汶南的黄花菜科技协会,发展本村及周边村黄花菜种植面积11000亩,带动农户1万余户,户均增收3500元。岳家庄乡的莲藕科技协会,推广节水池藕技术,发展池藕面积已达10000余亩,仅此一项,农民增收2000万元,成为全市池藕种植示范基地。

“科技头雁”带起“产业群”

在山清水秀的葛石镇,农民把科技带头人看作“财神”。占地3000亩的大枣科技示范园,是4300名果农最乐意去的地方。镇里的干部介绍说:“‘科技头雁’引来冬枣、大瓜枣等十几个优良品种,推广嫁接与培育新技术,使古老的大枣之乡焕发蓬勃生机。去年,全镇仅大枣一项就增加收入6000余万元。同时新上大枣加工龙头企业,构筑起产业链,拉动起气势磅礴的枣产业。”

从培养科技带头人入手,泰安让96%的农村党员干部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带动了群众走上科技致富之路。目前,全市涌现出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15900个,他们把科技致富经验、实用技术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分享。农民王勤营一个劲地夸奖:“在党员手把手地传授下,俺养起13头奶牛,种了2亩有机蔬菜,一年下来收入6万多元。”

创建起70多处科技示范园、10个科技合作创新基地、5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乡镇、8个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以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青年农民骨干、农村能工巧匠和农民企业家5支队伍为“科技头雁”,融“传授技能与科技示范”为一体,既做给农民看,又领着农民干。在“科技头雁”的引领下,大枣之乡宁阳、板栗之乡东岳、樱桃之乡天宝、黄花菜之乡汶南、有机菜之乡肥城……纷纷崛起,形成“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农产品由“大路货”变成“名优特”,拉动起特色产业群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