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邵江海》看歌仔戏的创新与厦门的使命

2007-04-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世雄 我有话说

对于歌仔戏流布的广大区域而言,厦门市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对于歌仔戏的发展而言,厦门市所肩负的使命又是很不平凡的。厦门是经济特区之一,是闽南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又处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前沿,理应成为闽南歌仔戏艺术探索、创新的先锋,成为歌仔戏理论研究与艺术评论的基地。厦门歌仔戏的历史

使命应该是:继承传统、融入现代、隔海对话、衔接闽台。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厦门在歌仔戏的创新方面是不负众望的。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在艺术创作上,单是歌仔戏新创剧目的数量就有十多部,对于这样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而言,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是在创作观念上,并没有真正地摆脱过去的思维定势,不论选择的是现代题材还是古代题材,都难免从政治上、政策上考虑问题。另外,题材的选择还有一种惯性,就是首先考虑本地题材、历史名人或者“土产”神话、传说。

上面说的这两种“惯性思维”或称“思维定势”,说起来并没有什么错。问题不在于涉及了政治或者选择了“土特产”,而在于我们的作者不论从政治、政策上处理题材,还是从地域上选择题材,往往忽略了核心的要素,这就是人。作者往往只注意了他的社会属性、阶级属性、民族属性,而忽略了主人公个人的特性、心理的特性;注意了人的共性和外部特征,忽略了他的个性和内在的心理特征。个性越独特、越鲜明,就越具有典型性,就越具有超越题材、超越地域的普遍性。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曾学文创作的《邵江海》是一个突破,一次超越。

邵江海的题材不也是本地题材吗?没错。剧中不是也涉及政治吗?不也写了抗日战争、爱国主义吗?没错。但是,大家注意,邵江海的形象有着极其独特的个性。邵江海既是一个劳动者和爱国者,又是一个超越世俗生活、超越传统偏见、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家。他最痴迷的是歌仔戏,不把婚姻、家庭放在心上;物质生活的匮乏,他仿佛视而不见,常常是衣衫褴褛、面容枯槁。为了一把心爱的大广弦,甚至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可是,他同时又是一个强者:他为歌而狂、为歌而痴,心中的艺术思维如此活跃,接踵而来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冲动使他在精神上如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因此他又是崇高的、圣洁的,是一个艺术上的巨人。他的形象使我们联想起中外许多可敬的艺术大师。邵江海的形象是伟大的艺术家的形象,他超越了剧中的抗战背景和闽南背景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剧中探索的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民众、艺术与人生等问题,对于邵江海个人来说,同时又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民众、个人的生活道路问题。因此,剧作涉及了艺术哲学和生命哲学的课题,上升到了哲理的层面,这是那些拘泥于政治、政策层面和地域的界限,不敢超越题材,不能深入挖掘人的精神世界的平庸之作所不能比拟的。

第二个问题:正确处理强化剧种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关系。歌仔戏虽然年轻,但它的剧种个性却异常鲜明和强烈。歌仔戏唱腔非常丰富,其“哭调”为其他剧种所罕见。乐器中的“四大件”,特别是大广弦,奏出的乐音如泣如诉,特别适合表现悲苦、哀怨之情。

剧种个性越是鲜明、独特,创作人员越是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以便把握剧种的审美特征,扬长避短。据说有的地方、有的剧种,由于“获奖心切”,特地从千里之外请来著名“专家”,为本剧种写本子。殊不知,专家再“专”,不懂方言,甚至连这一剧种的剧目都很少看过,是很难写好本子的。众所周知,剧种的音乐、唱腔和方言音韵有着密切联系,不懂方言,唱词、对白都不可能写好;即使写出来,也需要请本剧种的行家“翻译”为方言,进行再创作。幸好,这种怪事没有在厦门歌仔戏创作中发生。

《邵江海》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剧作。编剧曾学文研究歌仔戏十几年,他说过,写《邵江海》,是苍天选择了他,邵江海选择了他,歌仔戏选择了他。“……我沉浸歌仔戏太久了,歌仔戏已经化入我的体内,我知道怎么写、怎么编、怎么唱才是歌仔戏,才是邵江海,才是闽南的味道,才是今天的观众喜爱看的歌仔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说明把握剧种特色是创作成功的前提。

反过来,必需善于从剧种个性出发、寻找最适合剧种形式的内容。《邵江海》就是一个这样的剧目。主人公邵江海是歌仔戏的一代宗师,是上天赐予歌仔戏的一个天才,而歌仔戏是邵江海的命根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邵江海》是一部“戏中戏”:主人公唱的是歌仔戏,说的是歌仔戏,喜怒哀乐皆因歌仔戏。题材本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最能发挥剧种优势的基础,内容与形式的契合如同水乳交融。《邵江海》的经验告诉我们,戏曲创作必须避免盲目性,尤其是在题材的选择上,在主创人员的选择上。

研究和尊重剧种个性、树立自觉的剧种意识,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抱着剧种特色不放,拒绝进行剧种的改造与革新。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尤其重要。孙家正部长说过,“传统就是我们的前辈创新的积累”,这是非常精辟的见解。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歌仔戏历史不过百年,它的诞生本来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学习、借鉴和创新的过程。在《邵江海》的创作中,有些旧程式用不上了,就动脑筋设计新的肢体语言,吸收现代舞蹈的语汇。在舞美设计上,运用了印着闽南建筑图像的条屏,与写实风格的景片灵活地组合起来,表现了地域特色,也表现了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流动,烘托了人物的情感变化。所有这些创新,丝毫也不削弱剧种特色,没有背离剧种的个性。这就有力地证明:强化剧种意识,同时强化创新意识,二者是统一的,而且缺一不可。

作为海峡西岸的一个中心城市,厦门在艺术创新中应该扮演先锋、龙头的角色,给予整个闽南地区、海峡对岸的台湾,乃至东南亚以积极的影响,在歌仔戏的发展中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