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特色是办学的生命线

2007-04-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褚雯 我有话说

    近日在南京审计学院采访,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特色”。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大学,该校单从名称上来看就很有特色。在许多高校纷纷更名“大学”的时候,南京审计学院在“特色”二字上作文章,尝到了甜头。

与生俱来的特色得到强化

1983年,国

家审计署成立,当时的审计事业急需大量人才和理论支持,南京审计学院应运而生,向国家审计机关输送了大批人才,解决了燃眉之急。从建校之初,南京审计学院的目标就十分明确:为审计事业培养人才。这就是该校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特色。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审计目标、审计职能、审计环境、审计内涵和审计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审计目标逐渐从以真实性、合法性为主向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并重转变;传统的以账项为基础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转向以制度为基础的系统审计,并进一步延伸到以风险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企业效益审计和政府绩效审计;审计手段从传统的手工审计转向计算机审计和网络审计;审计工作内容的拓展和质量的提高,对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现代复合型审计人才的任务更为紧迫。南京审计学院敏锐洞察,近几年来,他们着力构建“大审计”平台。在学科专业布局中,以审计特色学科专业带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这些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又支撑和强化了审计特色学科专业,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以经济为基础,以管理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学科相互支撑的“大审计”平台。

不吃行业优势的老本

行业特色是天生的,但如果倚靠先天优势而不求后天进取,特色也会消失。建校20年来,南京审计学院一直在追求办学质量,尤其对教学质量,该校领导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后,学生毕业以后不可能全部继续深造,越来越多的人都面临着直接就业的问题,怎样让学生更有就业优势?王家新院长认为目前中国的本科教学方式都已经模式化,所以需要学校在办学上“把目光放远一点、再远一点”,具备“世界眼光”。

近年来,南京审计学院与美、英、法、加、澳、韩等十多个国家及台港澳地区的审计监察机构、高校和行业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以培养具有全球化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建立开放的办学机制,营造开放的文化氛围,促进国际教育资源本土化;创办“本科学历教育+国际执业资格教育”,引入“国内学历教育+国际学历教育”等多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与当今最知名的国际性会计师组织――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简称ACCA)合作,开展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设立了江苏省唯一的ACCA培训中心和考试中心,2002年3月被ACCA总部授权为“全球推荐级ACCA培训机构”,学生课程统考成绩大大超过全球平均通过率。近三年,该校有103名毕业生进入毕马威、安永等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影响力是这样产生的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南京审计学院特色愈发明显,且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审计署先后派出六位司局级干部到该校担任校级领导,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信息提供、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与了巨大帮助。每年,审计署都将全国性审计学术研讨会、工作年会和各类学会、协会会议安排在南京审计学院;近年来,该校专业教师频繁出席各类国际审计学术会议,累计达269次,在国际学术论坛上掷地有声;他们的身影也同样多次出现在审计法、审计准则等制定、修订会议上;2006年4月6日,中国内部审计研究与发展中心、全国内部审计培训中心在该校挂牌成立;近年共有101位国(境)外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来此交流、讲学;中国审计博物馆作为我国唯一的审计专业博物馆将落户该校。

影响力还表现在高质量的生源上。虽然是本二类院校,但该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远远高过本一线50多分,在高校云集的南京被称为“小北大”。

“要把审计学院办成未来审计长的摇篮”,这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对该校提出的期望。院长王家新教授说:“‘为审而立’是我校的过去,‘因审而进’是我校成长的过程,‘依审而兴’是我校的现在,‘靠审而强’是我校正在着手建设和张开双臂迎接的未来。”句句不离“特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