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由建议停用《出师表》说开去

2007-04-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呈伟 我有话说

近据报载,西安一位老教授上书国家教育部教材司,建议中学课本停用《出师表》,以华歆的《止战疏》代之,因为《出师表》传达出了一种“愚忠”的思想。惊讶之余,令人疑惑的是,难道教材中选了华歆的《止战疏》,我们的学生就会少了“愚忠”而生出无穷的智慧吗?显然,如此“弃此就彼”的简单思维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

《出师表》一文传达了什么思想,可以见仁见智,死扣住“愚忠”这一点恐怕不妥。正如一部《红楼梦》,有人从中看出家族盛衰之理,有人从中领略风花雪月,有人只窥见“淫”!因此,所谓“愚忠”实在不能算作所选课文带来的弊端,板子打在选文上是大错特错了。在指导学生读此类作品时,教师自选文段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提高他们真正的阅读品质,这应是语文教育者的日常功课,哪里能只看一点不及其余,进而因噎废食呢?

退一步讲,即使《出师表》有传输“愚忠”之嫌,也不能一删了之。倘若我们依了老先生的逻辑,那么该删的恐怕会更多。如果《出师表》里表现出的“愚忠”让学生也愚忠,该删,那么《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如此尚武休文,自然也该删去;《岳阳楼记》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有愚忠嫌疑,也在删除之列;而《陋室铭》中居然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则更应大删特删了……若如此删下去,世上几无可选之文,学生几无可学之章。然而,这些文章依然是《古文观止》中的精品,世代流传!维纳斯的断臂,虽说让塑像有了残缺,但是它比完好的作品更能启发审美者的心智。因此,尽管有些文章的时代背景较为复杂,但只要教者心中有丘壑,选好今天适合学生学习的主题,以思想为刃,就能刻画出作品的精髓来。

今人学古文的心得往往会因人而异,也会因时而变,这是自然之理。问题的关键是时下的语文教育“怎样教”比“教什么”还要重要。授课讲学不能只做平面的分析,要学会立体地剖析问题,要让学生有理性而独立的思考,而不是让他们跟在老师的屁股后面群呼。现实的难题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出于升学考试的功利性考虑,往往对课本文章作支离破碎的解析,结果学生自然理解片面,感悟甚浅。此现状不变,即使选了其他文章,学生还是长不出老先生们所期盼的智慧。事实上,撇开“怎样教”的问题不谈,课本中诸如《出师表》这样的文章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因此,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不能抱着考试中唯一的答案而煞有介事地灌输,而要想想自己该在哪里用功夫。倘若皓首穷经只多了许多偏狭,并以此熄灭了创新意识,那才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