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生思政教育需专业化

2007-04-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宁 我有话说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但长期以来,作为高等教育育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往往被忽视,“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专职学生工作者边缘化。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出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

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理解专业化,如何实现专业化,就成为必须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队伍现状: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

我国的专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诞生于建国初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为学生成长、为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市场经济规则的延伸、网络文化的影响、时尚热点的冲击、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给大学生的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为适应变化,这支队伍的结构、素质,工作的内容、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发展与适应的问题。但就整体而言,由于始终没有形成完备的知识系统、没有认同的职业标准、没有公认的评价体系,这支队伍一直处于有职业,无专业,传承师徒式;缺大师,少成果,工作事务性;有功劳,无成就,地位边缘化;有队伍,不稳定,发展离散型的状态。

16号文件和《规定》出台之后,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这支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要解决长期以来专职学生工作者以转岗、转专业为最终出路的尴尬局面,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除了观念上的转变之外,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构建真正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体系。

专业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专业,意味着高质量,也体现着专业主体的不可替代性。专业化,指某项工作应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进而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育人的重要环节,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各类需求,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作者有着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的特殊需求,决定了它具有高质量和不可替代的专业特征。

这里提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又涵盖大学生学习、身心、生活发展,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它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因而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科学性、艺术性集合的特性。这就决定了它或许不能在某个专业至精至深,却一定要具备几个特性的集成,是涵盖教育、管理、服务的综合的大学人才培养的专业活动,是不断研究、实践、提高的过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大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解答的是过去、现在与未来关于世界与人生的问题,需要广博、深厚的学识基础;解决的是大学生面对社会与人生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实操的技术含量;面临的是不断的发展与变化,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这一切,都明确了专业化的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恰恰是大学教育的本源和本质属性的体现,自然要体现大学的语境,而这种语境的实现要依靠专业化的发展。

专家们对此进行过有益的探讨。上世纪70年代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次作为一门学科被提出,随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包括专业的设置与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实质意义上的专业化始终没有形成,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明确自身的专业归属。与此相比,美国百年高教的发展史中,清晰地写明了学生事务是如何从无到有,从非专业到专业发展的历程。专业化的建设,使美国从事学生事务的团队,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都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这些相关学科简单地叠加、拼凑。一方面,这些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交叉和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专业独立性,有自己独特的专业价值、专业体系和专业方法。

现有的各相关专业学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从研究对象看,前者探讨的是理论问题,后者研究的是大学生成长;从研究目标看,前者是要提高学术含量,后者是为了将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从研究内容上看,前者是学理研究,后者是实践研究;从研究主体看,前者是理论工作者,后者是实践工作者。这诸多的不同,让人不难理解,当下学理研究式的相关专业都不是准确意义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说它们只是其基础理论的一部分或者是学术后台,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现有相关专业的实践舞台及前沿领域,应当遵循自己的价值原则,明晰自己的专业内容和边界,构建属于自己的专业。有了自己的专业归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有了自己的“魂”,也才能有更好的专业发展。

当然,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是要“排斥”而是要“借力”,可以探讨多种结构模式。例如: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校,可以采取改造现有专业,或重新凝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一般学校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单位,作为专业搭建的基本平台等等。但任何一种结构的前提,都必须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科目来结构,即职业生涯规划、心理素质教育、学生事务管理以及实用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无论如何扩展、嫁接还是重组,始终要有明确的、相对独立的、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位一体”:实现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在这一框架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应该是可行而有效的。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推进专业化建设的最大动力。政府的定位在宏观政策层面,包括: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专业培养培训制度(含专业归属的指导性意见,确定专业培养、培训的层次、起点,培养培训的制度化)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督察和考核等。

学校是保障和落实专业化的重要环节。学校的定位在保障和落实层面,包含“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学校各级领导要站在全面完成高等教育的使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加以认识;专业归属和建设落实到位;制定细则,落实政策和待遇到位;建立独立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

追求自身价值的努力是专业化实现的内在动力。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定位在实践层面。“有为才能有位”,专业化的动力也应充分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

要有专业精神,必须意识到专业化是工作和生存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自觉地学习、进修、锻炼和提高;要形成研究者的工作习惯,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研究,以学习、研究的成果指导工作;要切实兼备教师身份,必须在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党课等课程和课堂中,以教师的身份开展工作。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基础,关乎未来的事业追求,必须作为高等学校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加以落实。(首都师范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