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黄金周引来京城科技游热

2007-05-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向畅 我有话说

近年来北京旅游的花样不断翻新,新品种日益增加,继胡同游、水上游,又出现了以参观各大科技场馆为旅游项目的“科技游”。5月2日上午,笔者来到中国科技馆,看到大厅里早已经涌动着两千多名参观者了,据科技馆工作人员介绍,最早的一批早上七点半就开始排队等候买票,甚至有些刚刚抵京的游客是拖着行李直接到科技馆的。

“触摸”高科技

一个四五十人的唐山观光团正围在磁悬浮列车的展示台前,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老太太近八十岁了,她是跟儿媳和孙子一起来旅游的,“今天一早去天安门看完升旗就过来了。我们就是冲着能参观科技馆才报的团。小孙子喜欢这些啊!我们那儿可没有这么多新鲜玩意”许多像这样带着孩子来京的外地游客都会选择到科技场馆参观,开阔孩子的科技视野。

据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参观展览受自然条件因素影响小,许多旅行团已经把到这里来作为一项固定的参观内容。今天上午就有十多个团来参观,主要是北京周边地区的,如河北、天津等。客流高峰时,仅A馆参观人数就能达到八千以上,天气不好时会更多。

不同于一般博物馆,科技馆展览的设计重在让观众能够亲手触摸科技,让知识生动立体起来。在一层的宝马清洁能源展区中,汇集了趣味性较强的科普项目,不仅吸引了青少年的围观,一些家长看着有趣也会忍不住参与。一对父女正兴致勃勃地操作着一个机械传动展品,父亲说:“孩子的动手能力比较差,这里的展品正好能训练训练她。我也跟着一起琢磨,有些展品还真有点难度,大人也挺感兴趣的。”

宝马展区里名叫“驾驭未来”的展台前排起长队,这是一个模拟驾驶清洁燃料跑车的新项目。“这个跟电脑游戏似的,真好玩!必须用氢燃料,那样排的二氧化碳少,得分才能高。”一位小观众讲得头头是道,陪在一旁的家长说:“通过这个展览孩子能体会驾驶的乐趣,还能了解一点儿清洁燃料的知识,环保意识应该从小树立。”笔者发现,排队人群里也不乏一些年轻的成年观众,他们对这种新式科普展品的兴趣不亚于孩子。

兰州理工大学一位66岁的老教授带着外孙来北京探亲,今天科技馆一开门他们就来参观了。“外孙子八岁了,每次来北京都闹着要来科技馆,小家伙看见每个新展品都要试一试。”老人说,他本人就是学机械的,对这方面的展品特别感兴趣,“年纪大了,接触新事物的能力不如年轻人了,但还不能停了学!每次到科技馆都能见到不少新东西,学习知识让人心情特别愉快。”

科学表演秀激发学习热情

“五一”期间,科技馆增加了所有表演项目的次数,让观众能够更多地参与其中。

下午三点,三层的高压放电表演区已经被参观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表演开始了!工作人员邀请4个小观众进入一个金属制成的球型笼子――法拉第笼,然后用带10万伏高压电杆接近笼体,出现了噼噼啪啪的火花。“用手碰碰笼子,没关系的。”工作人员说。4个小朋友不愧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敢用手触摸接近放电火花的地方。他们从台上下来时兴奋地跟家长说:“一点都不害怕!还觉得有点凉飕飕的!”“那是电子风的作用。”工作人员对他们说,接着便开始详细解释法拉第笼的静电屏蔽和高压带电作业原理。

“观众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尤其是小朋友。而且有些观众还会认真思考并提问题,这点我们还是挺欣慰的。”负责操作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据了解,与传统的科技场馆不同,科技馆参观过程中并不是以讲解员为中心的,而是鼓励观众自发学习科学知识,对于这一理念许多观众表示赞同,“小孩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太深的理论知识他们也接受不了,还是先积累一些感性认识吧。”一位家长这样说。

休闲学习两不误

来科技馆参观的多数以家庭为单位,不少家长表示,现在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越来越少,像科技馆这样趣味性浓厚的科普场所最适合全家人一起来了。“在这儿不仅可以玩,还能了解科普知识,比去游乐园强。”一位家长说。胡女士是带着女儿从江苏赶来参观的,“她在儿童馆玩了整整一上午,那里都是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们之间互相协作得很好。以后的小孩不能光靠学习书本知识来立足社会,而是需要综合能力。我就是想让她多见识一下,对她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虽然科技馆是孩子们的乐园,但在展厅中偶尔也能看到一些年轻人,做工程设计的小张就是与女友一起来看展览的,他们说这次参观感觉又重新回到学生时代,有一种久违了的学习欲望。“我们平时也通过上网、看电视啊一些渠道了解科技方面的知识,但没有像到这里来这么亲切,所有展品都是能互动的,能激发你更多的学习热情。”看来,尽管网络以及各种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学习知识的方式,但对于喜欢亲手操作、注重亲身体验的时尚年轻人来说,到科技馆参观学习仍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