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

2007-05-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余育民 张雷 柯水生 本报记者 蔡侗辰 我有话说

置身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江西武宁县城,湖光潋滟,绿意盎然,如同走进水的故乡、绿的世界,大大小小的农家山庄,星罗棋布散落在武宁的青山绿水间,处处氤氲着醉人的诗情画意。近年来,地处偏远山区的江西省武宁县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依托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仅被评为

全省首届文明城市,而且赢得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工作示范点等5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如何把山、水、城、绿融为一体,建设武宁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武宁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先后聘请同济大学、武汉建筑设计院等高等院校编制了绿地与建设系列规划,在全省县城率先编制了城市设计总体规划,近年共编制修建性详规82个。按照生态化、园林化的要求,打造秀水翠城、生态武宁的城市形象,突出“一街一景,一群一品”,将城市的“面孔”赋予个性和生机,让整个城市活起来。

记者在湖滨路看到,这里碧水环绕,绿树簇拥,一栋栋整齐漂亮的房屋依山而建。陪同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指着湖畔一排错落有致的休闲长廊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是一些低矮破旧的房屋,原先200多栋房屋已全部拆除,栽种了花草树木,建成了休闲走廊,现在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近年来,武宁全面实施生态保护的“青山工程”、“碧水工程”、“蓝天工程”。通过生态公益林工程、封山育林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1%,拥有草木植物600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0多种;开展饮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居民小区、宾馆、医院等地排放污水全部安装地埋式无动力无害化装置;在县城建烟尘控制区,关闭锅炉10台,治理25台;30家大的宾馆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器,75家餐馆实行管道排放;柴油机动车都安装了尾气净化器,目前,该县城区空气质量连续2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徜徉在武宁县城区,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天蓝、地绿、山清、水碧。武宁的青山绿水,融入城市的血脉中,使城市多了几分灵秀、大气。一位市民深有感触地说,武宁的山水太美了,我们为居住在这个有山有水的大花园里而自豪。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武宁县委书记董金寿感慨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决不把遗憾留给历史、留给后代。”为打造最佳人居环境,该县把县城内的工业企业迁到了郊区的工业园,并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该县格林化工厂是一个年纳税300多万元的工业企业,由于排放的废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污染城区饮用水源,2004年被强行关闭。武宁罐头厂曾年纳税400多万元,但经过污水治理,排放仍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去年4月也被强行关闭。武宁矿产资源丰富,竹木粗加工、小煤窑、小冶金、小石材曾是当地主导产业和经济的主要财源,而这些产业基本上是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是任其发展,还是抬高环保门槛,在县里一度引起了争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县痛下决心,用铁的手腕,整治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1999年以来,该县共关闭竹木加工厂34家,小煤窑、小冶金、小石材厂共195家。在招商引资中,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的企业,不管投资多少,一律不引进,近年共拒绝了10多个工业项目,最大的项目投资达2亿元。

发展经济决不破坏生态,良好的山水环境更为武宁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豫宁、杨洲、九宫山南山、太平山、柳山等五大景区旅游迅速升温,去年,该县年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61.3%。去年引进县外项目119个,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4个,实际进资15.8亿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