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和谐社会风尚与先进文化的内在关联

2007-05-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林 我有话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离不开各种体制和机制的建设。然而,社会发展和社会过程在本质上是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根基,和谐社会风尚的内涵就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的外在表现就是和谐的社会风尚。

社会风尚是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社会心理

共性特征的外在表现。所谓“社会风尚”,简单地说就是社会成员追求什么,崇尚什么?和谐的社会风尚可以具体表述为:社会成员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作用下,所崇尚和追求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健康高雅;对美丑、荣辱、真伪、善恶、是非的分辨和判断有基本明确的价值标准;对自身行为和形象有基本的自知、自觉、自律和自省;人际关系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社会风尚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的理性层面,是理性与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风尚是特定社会风气的一种表现。社会风气是多样性的、随机的和不确定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感性成分和社会心理趋向中非理性因素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某种风气一经演变成为风尚,就是相对稳定和确定的,其理性的成分往往会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影响社会成员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稳定的、确定的因素。因此风尚高于社会风气,能够左右和引导社会风气形成和变化的社会心理,是成熟的和理性化社会心理,是先进文化在社会心理层面的内化和凝聚。社会风尚是社会风气的主流,是社会行为习惯的主导因素,是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追求和崇尚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潮流时尚,是人们判断真伪、荣辱、善恶所遵循的基本标准依据。社会风气是自然和自发形成的,而社会风尚则是人为的,是在社会舆论的左右和引导下有目的和有意识地生成发展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观念,主流价值取向,主流社会心理对社会风尚的形成往往起决定作用。社会风气可能被人追随,也可能被人鄙视,但社会风尚的生成是被人们崇尚、模仿、信奉的,是被人们所仰视的社会现象。社会风尚代表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渗透到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是已经演化和凝聚成为特定文化现象的社会风气。社会风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消费方式,渗透和演变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习俗。

和谐社会风尚的建设和形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环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为此,首先,我们必须从文化建设入手,以文化建设推进和谐社会风尚的形成。我们要努力发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教化功能。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化,有什么样的教化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社会主义的精神产品和文化产业必须以教化民众为己任,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所谓社会效益就是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的精神世界,为社会成员营造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其次,要正确运用和发挥媒体舆论的宣传和引导功能。社会风尚的形成重在引导。媒体和舆论的正面引导是和谐社会风气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可以直接灌输到社会成员中去,但更多是要通过典型形象和艺术形象,在人的心灵深处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正确的舆论要形成环境,通过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观念发挥教化作用。第三,要发挥主体的实践功能。和谐社会风尚建设不是单纯对人的教化,更主要的是社会成员的自我教育和引导。和谐的社会风尚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生成的。在实践中,特别是在社会成员日常交往的社会实践中,人们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和谐,什么是不和谐。道德的实践决定文明的演进和文化的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文化构建更重要的在于过程,在于有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到具体的实践当中来。第四,要发挥法制和法治的约束功能。法制和法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法治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法治文化深入人心是和谐社会风尚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法制和法治严明则社会清明,否则社会就会发生混乱。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这本身就是社会和谐的表现,也是和谐社会风尚生成和维系的可靠基础和前提。法制和法治建设本身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和法治文化就是和谐文化的一个乐章。法治促进和谐社会风尚的形成,法治维护和谐的社会风尚的延续。法治观念,法律意识,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都是和谐社会风尚的直接表现。

总之,社会风尚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谐的社会风尚是由和谐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社会风气端正,文化进步,格调高雅,社会生活和谐,就必然出现和谐的社会风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