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铭记历史中坚信“三个选择”

2007-05-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庆环 我有话说

不久前的一天,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气氛肃穆。站在讲台上的是来自计算机系的两位同学李超和王岳青,正在演示自己制作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专题课件。台下的100多位同学则在两位同学的要求下站立着听讲,伴随着李超和王岳青悲痛激愤的解说,台上大屏幕播放着一幅幅惨绝人寰的图片。演示进行了30分钟,同学们也

站了30分钟。

“南京大屠杀除了日本方面的原因,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要反省自己在文化和人格上的缺陷。只有自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虽然今天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但我们仍要不断地进行反省,今天的中国人,在精神上还有多少缺陷?有多少人还记得南京大屠杀?又有多少人还记得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今天,我们让同学们站着看完演示,就是想让大家以最严肃的态度,来面对同胞的苦难。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希望大家能记住今天的感受,并传承下去!”回应李超和王岳青这段结束语的,是100多位同学的掌声。

无独有偶,日前,北京大学理教103教室,一阵阵的掌声吸引了从窗前走过的行人驻足。这里,正在进行一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讨论课,大家的发言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共鸣。物理学院的吴迪,“五一”期间回河南老家,将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拍下许多珍贵图片做成PPT(课件)。她一边演讲,一边通过教室的大屏幕播放。“有杨靖宇将军这样的人,中华民族是不会被打败的。现在,祖国仍需要像杨靖宇将军这样的人,中国仍需要杨靖宇精神。”吴迪的发言,赢得掌声一片。

今年春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登上了全国高校的讲坛。近日,记者走访北大、清华等高校,深感这门课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而且通过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受同学们欢迎。

“此前,我曾有过这样的疑问:通过初中、高中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基本的了解,到了大学,还有必要再去修这门课吗?”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徐名宇同学的想法在同学当中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在通读教材并上了一段时间课后,徐名宇的想法变了:“虽然有过中学阶段的学习,但我们对历史发展的脉络,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们在已有的历史知识基础上提高一步,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在认识上实现质的飞跃。”

北大法学院的董一平同学看到浓缩150多年历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本只有200多页,很担心以自己的理科出身,要达到明白这段历史进程的大致轮廓,了解国史、国情、领会中国如何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会比较困难。“但当我通读一遍全书之后,觉得《史纲》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董一平还告诉记者,“《史纲》没有采用堆砌历史史实的方法,而是加入了更多系统客观的分析,这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书中对各个转折的剖析使我渐渐了解到,历史的进程往往不是偶然的,很多选择的做出并不是盲目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同时,《史纲》注重将近现代以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的不屈斗争展现给我们,这对于当代青年也是大有裨益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并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很有帮助。还有,《史纲》通过层层深入的叙述,为我们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使我们学习历史但又不迷失于历史,坚定了我们沿着当前路线向下走的勇气。”

一本好教材,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一群好老师,活学活用教材,进行创新性教学,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为大学生们有兴趣去学、并且主动去学的一门课程。在清华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第一堂课上,老师会为学生布置六七十道具体的、可操作的、有思想性的题目,让学生两三人一组,选择一个题目,经过两周以上的准备,做成PPT,上课时,由他们自己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进行演示。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责人蔡乐苏教授告诉记者:“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亲吻历史,教材虽好,但光看教材,就像是坐着船游泳,好像是会游泳,其实并不能感觉到水。要找到历史的感觉,就必须深入到历史中去,进行研究性学习。”蔡乐苏教授介绍说,前不久,3位同学就做了一个很好的演示,他们做的题目是“1921年前后世界各国成立共产党的情况”,他们的演示显示,从1918年至1924年这个阶段,正是建立共产党的数量由一个由低谷到高峰再到低谷这样一个曲线,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1921年,正是世界上成立共产党最多的一年。3位同学把各国成立共产党的时间、领导人、党旗党徽,在世界地图上标出来,按年份一一讲解,一目了然。“学生的眼界一下就带上去了!做完以后学生特别有感触,说这题出得好、有收获,还想继续看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资料。”

“学生做这种要自己琢磨的题目,就必须自主学习。”蔡乐苏教授说,“只研究一本书是不够的,要看很多本书,知识自然厚重了。做的过程中,相互间要配合协调、挖掘和整理资料、表达自己思想,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有的题目学生需要去采访教师或校外人士,社会交往能力不也得到锻炼了吗?如此下来,虽然课堂演示时间只有10分钟,但给学生带来的愉快和知识的冲击力是非常强烈的。”

在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持人康沛竹教授看来,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是上好这门课的两个关键点。在北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采取教学组式教学,课堂固定,但教师轮换讲课。这意味着学生上一门课,却可以得到不同老师的传授,而沙健孙、梁柱、王晓秋、牛大勇、房德邻等著名学者参与教授,更是有益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创新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以史为鉴。至于学生参与,董一平的感受在同学中很有普遍性:“《史纲》给我们创造了自由讨论的机会,尽管时间不多,但我想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发言的准备让我们走出课本,自主地选取课题来研究,寻找信息,发现未知。通过上台发言,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无疑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并激起我们继续发现探索的积极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