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活动 新途径 新思考

2007-05-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吕贤如 我有话说

2007科技活动周今天圆满结束。一周来,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题,在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9个部门的组织下,数千项科技活动在首都和全国各地展开,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江苏《探寻大自然奥秘》科普展、太原市“青少年发明创新竞赛”、成都“寻找身边的爱迪生”等大众喜闻

乐见的科普活动层出不穷。而中国科学院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在国家奥体中心举办的“科技圆奥运梦想”科普活动,更是众人瞩目。

新的内容,新的探索,新的思考,为今年的科技活动周增添了新的魅力。

新活动纷纷涌现

科技活动周在多年举办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科普的新形式、新内容,出现了不少“第一次”。

在新疆,“神秘”的科研场馆首次揭开面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研究所首次向公众开放十几个高端研究室,涉及植物资源化学、多语种信息技术等研究方向。其中,西北最大的钴源实验室引起公众极大兴趣。乌鲁木齐市41中同学宋狄马说:“原来总觉得机器和试管很神秘,现在通过参观实验室对科学有了真切的感觉。”

同时,赏春花识植物活动第一次在新疆举办。在乌鲁木齐市植物园,欧洲荚迷花、山梅花等争奇斗艳,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孙卫一一讲解。乌鲁木齐实验学校初一学生王月涵说:“今天我认识了很多植物。能参加这样的科普活动,特别高兴。”很多同学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在沈阳,首次举办辽宁中部7城市的科技创新成果展览。沈阳、鞍山、抚顺等7城市联合展出各城市“十五”以来的自主创新成果,公交车辆自动报站报时系统等一些成果与生活密切相关,吸引了众多市民。

在成都,四川科技展览馆挤满了热爱科学、渴望创造的青少年。60名来自邛崃、大邑县的农村贫困学生,第一次感受了青少年科技馆中新奇的科技活动:动画片在水帘中播放、水柱奏出美妙乐曲……大邑县北街小学三年级学生佳雨兴奋地说:这是第一次体会动物眼里的世界,原来鹰的视野如此广阔。

还有冶金科技周首次举办……太多的第一次,折射出科技活动周的发展步伐。

新途径深入生活

立足于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各地努力探索科普进入千家万户的新途径,科普活动开始走进农贸市场,进入市民生活的各方面。

天津南开区,5月20日上午,“节约用水社区行”活动深入欣苑公寓社区,活动现场人头攒动,10岁的男孩王皓晨向观众一遍遍讲解他的发明:“双排水节水型洗菜盆”。他兴奋地说,这种洗菜盆可将污水和可利用水分开排放,循环使用,比如浇花、擦地,一个月至少节水30%。在节水先进技术设备展台,一件件节水效果突出的展品吸引了许多居民,专业人员耐心地解答着提问,有的居民认真地做着记录。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说,活动让居民对节水有了新认识,也学到一些城市节水常识。

杭州市下城区,5月18日,刀茅巷农贸市场在百姓掌声中挂上了“科普农贸市场”的牌子,成为全国第一家科普农贸市场。大门口的电子大屏幕滚动播出当天蔬菜品种的检测结果和市价;四周的科普画板,展出了食物相克、科学饮食等生活中的科普知识;一楼和二楼的大彩电播出日常生活科普影视节目……市场还创建了科普网站。据介绍,这个科普农贸市场每天抽检并在电子屏幕上播出10多个批次的农产品,还将定期组织农业、卫生等科技人员进菜场面对面普及科学知识。

“太不一样了!”居住在这里近50年的赵文津感叹说,过去的农贸市场只是解决吃的问题,现在科普农贸市场是解决吃好的问题。一位老大妈说,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真是长了知识。下城区科技局局长、科协主席陈先荣说,科普农贸市场是科普进入千家万户的新途径之一,我们要切实把提高市民科学素质、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这件大事做好做实做长久。

新思考形成倡议

火热的科技周中,科学家在冷静思考自己的责任,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科普工作。

在北京市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公民素质座谈会上,很多科学家在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清华大学校长、北京市科协主席顾秉林说: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全力投入。科学家应该积极承担起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享誉全球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副教授的岗位上毅然放弃自己的专业研究,一生写了300多部为人们所喜爱的科普作品,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人,为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中国科学院发出的《倡议书》,集中反映了中国科学院全体科学家的思考与呼声。《倡议书》说,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有责任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公众理解科学。

为此,《倡议书》向全国科技界发出倡议:“要做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倡导者。在全社会大力宣扬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的科学精神……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风气,把科学理念深深地融化于社会公众的思想和行动之中。”

“要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播者。……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专业同行传播、向全社会传播和应用,体现自己的价值,也应将自己研究中所掌握的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积极向社会公众传授,促进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摆脱愚昧、迷信和教条,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

“要做架通科学与社会公众之间桥梁的建设者。科研机构和大学应建立公众开放日制度,将实验设备、设施定期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将所从事的科研领域和科研成果以通俗易懂的展板、宣传册、电视片、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