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曲艺就绝不了”

2007-05-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韵 我有话说

5月23日晚,在山东琴书热情洒脱的旋律中,“中国曲艺周精品节目展演”落下了帷幕。5天来,江苏省苏州评弹团、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北京歌剧舞剧院曲艺团、山东省济南曲艺团的曲艺家们,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上演了五台风格各异的曲艺精品。评弹、相声、小品、双簧、快板、单弦、北京琴书、铁片

大鼓、京韵大鼓、山东大鼓、山东快书、擂琴、山东琴书等一系列观众熟悉或不熟悉的曲种轮番上场,评弹名家金丽生、邢晏芝、盛小云,单弦皇后马增蕙,已故北京琴书泰斗关学增的高徒王树才、京韵大鼓骆派传人刘春爱,山东琴书名家姚忠贤、杨珀,相声名家陈涌泉、李金斗、王谦祥、李增瑞,著名笑星巩汉林、金珠夫妇和刘全利、刘全和兄弟……众多明星一一亮相,让首都的观众过足了曲艺瘾。

曲艺之火燃在民间

每场演出前,记者都能在演员入口处见到一位姓何的中年男子,他几乎能说出每位演员的名字和代表作品,说起京韵大鼓等曲种更是如数家珍。作为一位地道的“曲艺迷”,他尤其对鼓曲上瘾,经常追着演出看。他说这次曲艺周,自己买了全套票,每天早早到剧场,为的就是能零距离地看看心中的偶像。

其实,像何先生这样的曲艺“追星族”、“曲艺迷”在演出现场并不罕见,从观众喝彩的专业程度就不难看出这一点。演出中,不论是鼓曲的唱腔还是胡琴的伴奏,不论是相声的“包袱”还是快板的板眼,观众的叫好声总能钉在每一处见功夫的肯綮上,恰到好处。

有人说,看现在的舞台上、荧屏中,曲艺似乎淡出了观众的视野。其实曲艺在百姓的文化生活中还是占据着相当位置的。5月22日,北京曲艺团专场演出结束后,一位喝彩极为专业的观众对记者说:“谁说曲艺观众少,别的地儿不敢说,在北京,曲艺迷‘海了去了’!”一位广东籍的观众从他身边走过,闻听此言立即插话道:“在广东也是‘万家灯火万家弦’,曲艺观众蛮多的。”大家言语中都透着自豪。

记者从观众中了解到,在北京,各种曲艺爱好者的民间组织还真不少。除了著名的“周末相声俱乐部”每周六演出外,“北京鼓曲俱乐部”每月演出两场,鼓曲名家纷纷亮相献艺,每场观众都能达到几百人;崇文区文化馆有“快板沙龙”,每周六都有近百人参加活动,除了观看名家演出,爱好者还可自告奋勇登台表演;天坛公园每天早上更是风雨无阻地有20来位“铁杆”在练快板……一些曲艺名家时常会参加这些活动,为爱好者们指点技艺。

点燃、助燃,让曲艺在民间的星星之火连成一片,越烧越旺,这似乎应该是专业曲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历史职责。

曲艺之根扎在生活

艺术作品源自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以“短平快”著称的曲艺作品,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更是其长项,更要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观众们津津乐道的作品,往往都基于生活:相声《五官争功》描摹的是现实生活中争名夺利的小人嘴脸、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揭示的是社会变革中的浮躁心态、《超生游击队》表现的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这些经典节目无一不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正如巩汉林所说:“贴近百姓生活的曲艺作品才能受观众喜爱,扎实的生活基础是作品质量的根本保证。”

艺术家们在强调生活是艺术源泉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贴近生活并不等于迎合低俗。著名相声演员刘全刚认为:“相声确实是笑的艺术,但我们奉献给观众的应该是健康的笑,生活中那种低级趣味的笑料不该成为相声的‘包袱’。”相声表演艺术家王谦祥更是直言不讳:“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是很高的标准,但一个好的相声作品,应该让观众在娱乐之余还能获得点东西,无论是知识或是启迪。”

只要曲艺之根牢牢地扎在生活中,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曲艺濒危之说就是杞人忧天。著名快板表演艺术家张志宽说得斩钉截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曲艺就绝不了!”

曲艺之路重在创新

曲艺周期间的14段相声中,现场笑声最多的要数青年演员李伟建、武宾表演的《彩铃声声》。这个作品表现的是当下时尚的手机彩铃风潮,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剧场里笑声不断。这两位创作型的青年演员一直把“原创”当作自己的责任。李伟建深有体会地说:“我们深知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我们必须走下去,因为原创的作品是所有观众期待的。”“无论何种艺术,你不关心时代、不关心群众,时代和观众就不需要你。”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宋德全一语中的:“我们把出新人新作当成自己的任务,因此每场演出都要保证有40%―60%的新节目。”

创新不是年轻人的专利。70多岁的单弦表演艺术家马增蕙也从未放弃对“新”的追求,她演唱的《北京人》表现的就是迎接奥运期间的北京人。她说:“曲艺要创作演出适合当今社会要求的作品,要反映现代生活。内容的创新也有助于形式的改革。抱残守缺是死路一条。”快板表演艺术家张长来更是明确表示把“新、奇、特”作为创作的要求。他创作并表演的《流行语》,把时下社会上流行的词语汇集起来,再加以幽默的表演,妙趣横生,观众席里不时爆发出由衷的笑声。

曲艺周期间,近10位演员向记者表达了同一想法:曲艺作品要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就必须要有所创新,尤其是在内容上,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他们说,如果相声整天说《反正话》、山东快书总讲《大实话》、京韵大鼓只唱《丑末寅初》,再经典的节目也有看腻烦的时候。只有不断推出新的优秀作品,才有可能不断壮大曲艺爱好者的队伍,繁荣曲艺事业的发展。

图片说明:金丽生(左)和盛小云表演评弹。本报记者李韵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