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7-05-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 我有话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长发展的三十年,是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阔步前进的三十年,是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三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成长和壮大,始终离不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始终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没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社会科学研究就会偏

离正确方向;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就不能繁荣发展;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科学工作者就缺少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时代和实践发展一日千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创新不断地向新的深度广度推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发扬成绩,总结经验,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努力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第一,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色。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持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必然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把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系统阐发这些理论成果作为首要的、长期的任务,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要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为中心,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合格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党中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这是发展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方针,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和工作的指南。要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齐全、综合研究能力强的优势,把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部门,当前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入扎实地开展研究和宣传工作,为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第三,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发展繁荣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努力建设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厚重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独具的特色,可以为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要全面贯彻“双百”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追求真理,自主创新。要充分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厚的人文底蕴,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熔铸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成果。

第四,要大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必须培养更多的学术领军人物和科研骨干,力求后继有人、后来居上。人才成长需要适当的环境,我们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鼓励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和诚实的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注重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相结合,不断增强综合学术创新能力。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自觉关注和参与社会变革,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第五,要积极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在世界舞台上充分展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风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决不妄自菲薄,决不贬低自己的信仰,决不丢弃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同时,要兼收并蓄,开阔视野,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一切有益成果和先进方法,不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话语权,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外交和学术外交的重要作用。

我们庆祝建院三十周年,正值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发奋工作之际,正值全国各条战线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为契机,刻苦钻研,扎实奋进,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