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边地上学记

2007-06-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谢友鄞 我有话说

由于央视“百家讲坛”的影响,由于媒体对创办私塾趋之若鹜的报道,由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盛世初现,现在,似乎兴起了国学热。在我们省城沈阳,有的小孩子走出学校后,像学习钢琴、绘画一样,又去新开张的私塾,“之乎者也”起来。电视台记者做专题采访,小孩子对着话筒,稚声嫩气地说:学这个挺好,教会俺做人。

我笑了。这使我想起早年的学校。听老辈人讲,当时的小学,只有两间课堂,分甲、乙班。甲班是初小,学《论语》、《孟子》和数学;乙班是高小,学国文、算术。课桌和凳子由学生自备。小学隔壁是中学部,国民中学更有名气,连内蒙古那边有见识的人家,都越过省界,把孩子送到辽西边区读书。

报到那天,校园内车马不少,闹哄哄像大车店。送孩子的家长,是清一色爷们儿,女人不出头。大人们在人堆里横逛,乡里乡亲,熟头巴脑,彼此打拱作揖道:“来了,来了。”

学生里,女孩星崩几个,秃小子多。新生们排队站在门外,先生点名,叫一个,进去一个。讲台上摆盏香炉,学生插上自带的香烛,点燃,供奉在孔子像前。学生向孔子像行三跪九叩大礼,向先生行一跪三叩礼。家长们站在窗外看热闹。我太爷送我爷爷来读书,见叫一个又一个,学生差不多进光了,有点急,这也太没面子了。太爷抓住爷爷的手,往教室里扯,爷爷朝后挣,涨红脸道:“没叫我呢。”

“进去。听黄鼠狼叫唤,还不养小鸡了!”先生喊:“谢文卿――”爷爷稚声嫩气,大声道:“来了!”

爷爷扑跌进教室,插上香,面对正面墙上的孔子像,跪下,双手撑地,屁股撅起,把九个头磕得砰砰响。爷爷站起来,一个旋身,面向讲台上的先生,又扑通跪下,咚、咚、咚,三个头磕得更响。爷爷眼冒金花,眼睛发黑,摸到自己的课桌前坐下。学友们朝他作怪脸,笑。爷爷摸一下脑门,看见太爷在窗户外朝他比划,食指和拇指乱搓,好像点票子。爷爷站起来,冲出课桌,被桌角撞一下,疼得龇牙咧嘴,捂住肚子,踉踉跄跄奔向讲台。先生一愣,这小子没打报告,连个屁都没放,就上来了。

爷爷从怀兜内抽出红纸包,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地放在讲台上。每学期收学杂费五斗米,按市价折合成钱,送到先生案头,这是规矩。但都是期末给,叫收仓。

先生说:“咋,你家上打租?”“是,我爸说,要把先生当成地主对待。”先生很高兴,说:“很好!谢文卿,你当值日长。”

进入冬学后,教室里冷,先生准许学生戴帽子。学生们戴棉帽、毡帽、狗皮帽,一个个像小车豁子,像卖狗皮膏药的老板。先生昂然步上讲台,咳嗽一声,说:“帽耳朵耷拉下来的,给我系上去。忽扇忽扇,官翅呀!你后头的还看不看黑板?”

学生们纷纷摘下棉帽子,将帽耳朵折上去,系紧。先生说:“不写字时,准许抄袖,但腰板必须挺直。”

学生们纷纷把手褪进袖筒,挺直上身。这么一弄,肩膀不由自主地耸起来,脖子往回缩,后脖梗发硬,老像要咳嗽。

外面正闹天,冷得邪乎。铁炉架在教室中间,炉壁裂了,用铁线箍上三圈。煤炭金贵,烧得太旺,不行;火生蔫了,阴面土墙有缝隙,北风渗进来,冻得伸不出手,写不成字,也不行。爷爷撅起屁股添煤,用火钩捅炉子,火舌黄黄地舔巴,炉筒不凉,又不烫手,暖嘟嘟的。先生很满意,坐在炉前,一只手抚住炉筒,一只手捏住《孟子》,念:“王曰叟――国王说,你这个老头子呀!”

学生们哄堂大笑。原来,太爷又在外面扒窗户瞅,鼻子被玻璃粘住了。天寒地冻,紧贴学堂玻璃,流下两行浑浊的老泪。这是辽西边区,最早的国学校一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