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66位“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

2007-06-0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冯骥才说,传承人锐减是非物质遗产濒危的根本原因

本报北京6月3日电(记者李韵)今天,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指出:传承人锐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根本原因。

今天首批获得“中国民

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的共有166位民间艺人,他们所传承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手工技艺和民俗技能四大类。杰出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和命名工作于2005年3月启动,经过两年多在全国范围的调查、推荐和专家论证与评定、公示,最终认定了这首批166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杰出传承人中的许多人年事已高,其中90岁以上的4人、80岁以上的18人、60岁以上的109人,年纪最大的纳西族东巴舞蹈传承人习阿牛已经93岁高龄。其中有两位老艺人在申报过程中即已辞世,带走了他们精绝的艺术。对此,冯骥才痛心疾首:“在这第一批传承人的调查中,多次遇到闻讯而去、却已人亡艺绝的憾事!我们对传承人所知十分有限,对其保护力度抵不上他们逝去的速度。”他认为,这些传承人都是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是活着的历史,一旦失去传人,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存在了。从这个角度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脆弱得多,关键是因为传人的脆弱。传承人的锐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根本原因。”他强调,抢救性的普查、科学认定以及切实有效地保护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

中国民协对所有认定的传承人的生活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民俗习惯及其传承史、口述史、技艺过程、艺术特点和代表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细致的整理,建立起了完备的档案和数据库。由中国民协编撰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第一批)》和3种示范性的传承人个人成就调查整理图书也在今天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据悉,第二批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工作又在组织实施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