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品牌”

2007-06-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蔡闯 我有话说
日前,中国石化润滑油以技术输出与品牌输出为主要形式,在新加坡顺利投产。这标志着中国润滑油行业“走出去”的战略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也会带动中国石化这个国家支柱型企业获得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也标志着经过近几年与国际一流品牌在竞争中的磨砺,位居国内前列的润滑油品牌已经基本具备了问鼎高端市场、走向国际舞台
的实力。

试水海外产销,润滑油行业的第一次跨越

今年2月8日,首批以“SINOPEC”作为商标的润滑油产品在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正式下线,该批产品将销往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6月6日,第一桶以“SINOPEC”作为商标的润滑油在新加坡顺利下线。

下线仪式上,长城润滑油负责人透露:“通过前期近三年的市场开拓,长城润滑油在亚太地区已有了较好的销售基础和市场覆盖率。今后在新加坡生产的润滑油产品直接供应亚太地区,这将大大提高产品的供应能力和服务能力。”他表示:“我们有与中国航天事业四十多年的合作历史,为中国航天事业独家提供润滑产品与服务。能够研发生产如此尖端的产品,这是新加坡方面与我们合作的最大理由。”

润滑油打前站,助力产业链国际化经营

中国石化在国内拥有已负盛名的“长城润滑油”品牌,此次为何又在海外推出“SINOPEC润滑油”呢?如果从长城润滑油与中国石化的渊源关系,以及国外石油石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来分析,这一切似乎不难理解。以“SINOPEC”商标在国际市场进行推广,可充分借助中国石化全球500强的强大综合实力,迅速被国际市场接受和认可,并且还将对中国石化国际业务的开展产生强劲的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

事实上,中国石化润滑油国际化业务的拓展,与中国石化的国际化战略密不可分。从中国石化的发展来讲,整个产业链规模的扩大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业务宽度。但在中国市场,其发展规模受到竞争和资源限制不可能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中国石化需要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大的空间进行资源和市场的平衡,才能使自身的产业链规模继续扩展。近年来,中国石化一直努力在海外拓展上游业务。上游业务的扩展必然要求整个产业链中、下游的发展相适应。因此,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石化也明确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而通过国际化的途径发展中国石化的海外下游业务成为其重要的发展目标。

在行业人士看来,润滑油被认为是在石化领域中最具有消费品属性与品牌效应的产品,也是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展示其企业形象的最好载体。国外石油石化公司大都采用公司名称直接作为其润滑油品牌的名称,其企业的知名度与润滑油品牌有着密切关系。经验说明,石化产品在国外非常容易遇到贸易壁垒,润滑油作为消费品属性强的产品有其特有的有利条件,通过润滑油业务首先进入国外市场,也将成为石化产品进入他国市场的敲门砖。

作为中国石化的旗舰品牌,长城润滑油无疑需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的历史责任与使命,而承担的载体恰恰正是“SINOPEC润滑油”。为了更好地发挥润滑油品牌方面的效应,中国石化调整海外市场品牌策略,以“SINOPEC”作为中国石化润滑油在海外市场的唯一品牌,以消费品属性较强的润滑油作为载体,进行海外市场突破,并先期进行品牌形象建设,为今后石化业务、加油站海外运营进行铺垫。

打造国家品牌,“国”字头企业应先行一步

中国经济的增长让世界瞩目。作为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其国际化发展以及“中国品牌”的打造具有更加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国”字头企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的中国石化,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驱使下,无论在保障国家供应方面还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都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以中国石化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乘北京奥运之东风,积极打造“中国品牌”。同时,作为中国石化国际化的前锋部队,长城润滑油定位于一线品牌,走高端路线,以技术输出、品牌输出为特征实现海外加工与海外销售,虽然只是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迈进的一个良好开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们更希望能够以此带动“国”字头企业的又一次变革,推进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