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辱师事件,不能再发生!

2007-06-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曾琪 我有话说

照片说明: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社会弘扬这一风气,需要从孩子抓起,从日常行为的点滴做起。新华社发

6月11日,重庆晨报报道了一起学生课堂打牌、教师制止时遭到学生辱骂的事件。

在此之前的5月22日,北京一所职业学校某年级影视专业班上发生辱师事件:课堂上,一名男生冲上讲台,拽下年迈老师的帽子,当众辱骂老师;与此同时,起哄声频频响起,一些学生甚至向老师扔饮料瓶,课堂一片混乱……5月25日下午,这个视频短片现身互联网,随即成为国内各大论坛的置顶头条,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对被辱老师的同情和对施辱学生的愤怒,两种情绪在网上迅速蔓延,有声讨、咒骂,也有暴力恐吓威胁。一些网友还通过各种途径查询到学生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并直接公布在网上。

自5月27日起,事发学校的主页被黑客频繁光顾,学校网站陷于瘫痪。有网友建立主题论坛,自发跟踪事件最新进展,并对学生的行为提出严厉批评。20多名网友还自发组织到该校去,要求辱师学生向老师道歉。

这些接连发生的学生辱师事件不能不发人深思:是什么蒙蔽了一些学生的尊师之心?

学生:要学会起码的做人道理

5月30日,海淀职业艺术学校针对“网络视频”事件召开了“尊师爱生”的主题校会。在会上,学生郑重向老师道歉,而道歉书中的一句话却让人额蹙心痛:“侮辱孙老师真的不是我们的初衷,当初我们只为好玩,才做出那样夸张的表现……”

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这件事反映了我们的学生对是非、美丑、荣辱等观念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专家詹万生教授听到这件事时颇为激动:“学生太没有礼貌了。在任何公共场所,这种行为都是不对的。这种举动本身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侮辱,对老师更不应该。”

中国文化中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深入人心。詹万生说:“老师传授知识,使学生成长、成材,老师在学生中本该享有崇高地位。而在网上视频中,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工作非但没有丝毫感激之情,反而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亵渎了老师应有的师道尊严。”

“这种行为不仅不符合传统和当下最重要的礼仪规范,而且极大冲击了人们的道德底线。”詹万生说,“作为学生,要学会起码的做人道理,懂得报恩之道。如果学生连老师都不尊敬,怎么能指望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做好人,与人和谐相处?这起‘辱师事件’折射出的,实际上是我们青少年在基本的做人方面存在着的缺陷和不足。”

学校:要重视学生日常的礼仪训练

“不管老师授课水平如何,学生都不应该侮辱老师。”孙云晓强调,绝大多数网民也赞同这一看法。“如果对教师有所不满,可以向校长提出建议或者采取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但不能侮辱人。”

詹万生认为,“辱师事件”中青少年的不合乎礼的行为,反映了我们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长期存在的某些缺陷和误区。“我们以往的德育教育更偏重政治教育,而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就薄弱一些。”詹万生说,“小学和中学的德育教育重视抽象的理想、信念教育,容易忽视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存在‘高大空远’的倾向,不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他认为,德育教育要从“近小实亲”入手,力求贴近生活、从小处着眼、联系实际、讲求实效,把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孙云晓表示,学校要重视一些日常基本礼仪的训练,如上课前师生互相问好的行为就应该长期坚持。“简短的问候并不耽误教学时间。这是一种交流,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表面上看可能无足轻重,但其实潜意识里就能培养学生的尊师观念。”他说,“而对于校园生活中出现的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互不尊重的情况,学校应视具体情况分别进行适当的处理。作为教育机构,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故对此类事件应以教育和引导为主,要经常开展相关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

社会:要维护教师的公众形象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能说,当今社会许多人对教师的看法往往是根据教师挣钱多少来对教师的地位进行评价。这种以金钱来评价教师的看法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此外,“当前的媒体对于教师的正面形象宣传不够,对教师的批评太多,没有很好地树立教师的形象。”詹万生说。

要使教育在全社会都受到尊重,就要维护教师的公众形象。不仅要从宣传上入手,更要从法律上强调国家对教师的尊重。

詹万生说,我们当前对于许多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教师宣传得不够。现有的宣传偏重于对偏远山区、扎根农村的教师进行宣传,非偏远地区的大、中、小学校的教师也一样非常具有奉献精神,但对于他们的宣传,我们做得不够。

“可以通过在教师节开办面向全国的尊师重教的文艺晚会,宣传教师中的模范人物,提升教师的公众形象,在全社会营造尊师教育的氛围。在教师节的时候,学生和家长都要向教师表示祝贺,这是对尊重教师的表达,应当大力提倡。”詹万生说。

詹万生还认为,《教师法》要更多地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地位。现在的教育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虽然以学生为本很重要,但这样导致了学校不敢承担责任,不敢组织活动,因为学生出了一点事情,学校和老师要承担巨大的责任,一些地方还出现过家长围攻学校,殴打、辱骂老师的现象。对于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不尊重行为,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和约束,从而保障教师的尊严和地位。

荀子有言曰:“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要尊重教师,这是我们的优秀传统。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搞好的关键在于教师。今天我们虽然是在发展市场经济,但是我们仍然要提倡尊师,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兴旺。

“师生关系是一种终身关系,在青少年中提倡尊师教育,有利于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对于扭转目前存在的人们之间冷漠、猜疑、敌视等不好的社会风气,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詹万生说。

在采访中,詹万生还表示,几乎每年教师节的时候,他总是会去看看他的中学和小学老师。“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童蒙初开,什么都不懂,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老师教会了我汉语拼音,然后我就可以自己去查字典,从字典中学习知识,可以说是老师引导我到知识的海洋去漫游。可以说,老师不仅教给了我知识,我的成长、成人、为社会做事,都与我小学、中学和大学老师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日前,教育部在全国确定了107所学校作为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其目的是为了结合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和职业教育的新发展以及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希望随着实验工作取得成果并被广泛应用后,学生辱师事件不再出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