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上本无扔弃物

2007-06-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保振 我有话说

 到山东济南出差,免不了要吃饭。主人特意安排了一道菜,叫“龙井凤骨”。可当地人都不这么叫,而把这道菜叫做“鸡架子”。其原因,就在于这道菜是用一个纯粹的囫囵鸡的骨头架子经龙井茶泡

制而成。据介绍,当年诸城县外贸把鸡肉出口后,剩下了个鸡架子,老百姓觉得扔了可惜,于是就用鸡架子煮汤喝,并剔下残存的鸡肉食之。后来,此吃法被精明的商家发现,经过工艺改良,居然变成了一道可上宴会、宴席的名菜。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世上本无扔弃物,只是尚未认识之。这样的事例,小至日常生活,如“鸡架子”之类;大至循环经济,如变垃圾为宝、变来去无影的风为能量等,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世上本无扔弃物,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是承认物质本身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7页)而物质,又具有不断运动和转化的能力及条件。即便是躺卧在大地上的岩石,看似一动不动,实则不断在动。只是这个“动”,一般难以被人察觉而已。不仅如此。运动着的物质的这种属性又是长期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的。这种“时间”,有时很长很长,这就难免会使人的眼力不及,难以做到“视通万里”;这种“空间”,有时很宽很宽,这就难免会使人的思维不及,又难以做到“思接千载”,甚至,有时也会像春秋时楚国的“玉工”那样,视“玉”为“石”,使持“玉”献“玉”的卡和历经厉王、武王、文王三代才真正认识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世上本无扔弃物,还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俭以养德、节用尚本的节俭精神。从古到今,节俭一直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保留项目”、传统优势。即便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发出了“金玉非宝,节俭是宝”的不俗之语。北宋的史学家司马光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训俭示录》,明确提出:“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并把“俭素”称为“美”:“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再往上溯,老子提出:“慈故能勇,俭古能广”;左丘明提出:“俭,德之共,侈,恶之大也。”可以说,节俭之习已经演化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犹如一锅“老汤”,无论加进多少时代的香料与新水,汤味依然醇厚,并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肺与躯体:要节约节俭,要物尽其用。

世上本无扔弃物,更是一种文明。这种文明,就是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建立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良好互动关系上,就是把尊重人与尊重物统一起来。社会的进步状态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的扩大、科学技术的进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等方面,还表现在与之相适应的对物的认识的深化与升华上。这种对物认识的深化与升华,就是对物的尊重,就是把物看成是一个生命体,悉心待之,不随便扔弃;认真尊之,放到最需要的地方;精心养之,使其“尊而不侵”,一旦机遇来临时,能派上更大的用场。可以这样说,善待物、不弃物、合理用物,是理智的表现,是科学的思维,是文明的篇章。这种举措,犹如《易・乾・文言》所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而天下文明者,则“阳气在田,始生万物”,不仅与环境友好,而且使物生生不息,“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不可否认,不弃物,是文明,更是一种善举。这种善举,来自辛勤劳作的实践,来自不懈探索的思考。古人讲:“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斯言诚哉。劳动更知柴米贵,思之不免善心生:要爱护一草一木、一石一砖、一物一品等。为人处世,就该施舍不倦,求善不厌。只有一善染心,方可万劫不朽;只有长期坚持,方可终见正果。为善,不是图虚名,更不是“做秀”,去获得短期浮华、廉价“好评”。善如春园之草,致远无近名,虽不见其长,但日见其增。搞急功近利、“面子工程”,与真善相去甚远。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