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跨学科视域中的当代文学期刊研究

2007-06-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学勇 我有话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对自身的反思中,力图以学科的主体性建设来抵御所谓的文学“边缘化”,同时也在学科史料、研究方法等方

面有了高度的自觉性,研究方向的“向外转”再一次成为最突出的现象。期刊研究作为文学外围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环被反复提出,且逐渐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热势趋向。西安交通大学李明德教授的新著《仿像与超越――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研究的重要收获,这一从跨学科视域审视当代文学期刊及文学史流变的尝试,有助于发掘和建立当代文学的可靠史实,还原当代文学的历史风貌。

该书是第一本从理论上将当代文学期刊置于宏阔的文化语境中进行整体、系统研究的专著,其考察范围自1949年建国直至当下,五十多年来文学期刊所经历的“计划化”时期和“市场”经济时代的变迁沉浮以及不同时段的期刊特征被作者富有历史动态感地勾示出来,合理界定为“结构体系下的文学期刊”、“文学期刊的转折”、“解构体系下的文学期刊”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并且对每一个发展时期的文学期刊特点给予科学、全面、深入的阐释与分析,新颖之处在于研究体系和架构更为科学严密。在第一部分“文学期刊本体论”中,作者从文学期刊的本体特性出发,对其传播和生产的双重身份进行确认,把它置于功利和唯美纠结的场域,解析当代文学期刊的生产力内涵和主体性构成,指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文学期刊的审美试验,试图从理论上厘清文学期刊的品格属性;第二部分是该著的核心,以当代文学期刊的大量个刊研究为支撑,不同时期期刊的转折与流变经作者细密而严谨的辨析和整合,以“史实”的形态揭示出来,在此,史料梳理和期刊类型的深度分析有力地提升了该著的学术价值;第三部分“文学期刊趋向论”更是以前瞻性的眼光,对于学术界颇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如“文学的边缘化”、“消费时代的文学期刊”、“文学期刊与文学的关系演进”、“文学期刊的第三次复兴”等。该著在构成上,既有扎实的理论阐述,又有完备的史料支撑,更有预见性的学术敏感,可以说视野阔大而不落俗,史论兼顾而不琐冗。

跨学科研究视角及方法的运用,是该著的优势和特色。目前对于文学期刊的研究,大多仅限于期刊本身,其物质性和生产性的特点受到格外重视,而文学性本质特征的研究往往被遮蔽。该著另辟蹊径,从传播学角度切入整个文学期刊内部,在合理定位文学期刊的传播和生产双重本体属性的基础上,把文学性作为破解当代文学期刊研究困境的一把钥匙,使得文学期刊置于传播和文学的双重观照之下,形成了文学研究和期刊研究的有机互动。传播学视角的观照,有助于发现和认识文学期刊与文学史发展的内在互动关系。在文学载体当中,期刊是以原始的方式呈现着文学的最真实状态,记录了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代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机制,尤其是当文学期刊作为文学的一种物质呈现方式,纳入统一的市场范畴时,通过它,可以观察文学的精神性和物质性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剖示当下种种文学现象。而作者研究的目的更在于要从文学的角度来观察期刊,揭示文学期刊的本质属性。作者认为,“文学性”作为文学期刊的支撑力量,制约着文学期刊的生产和传播模式,决定着文学期刊在不同时代文化语境中的命运,通过文学,可以确认期刊的生产力程度,认识期刊主体性的构成和可持续发展,理解期刊泛审美化趋势的成因,也可以认清当代文学期刊生产和传播模式的缺陷,辨识当代文化环境与文学期刊的内在矛盾,为期刊的发展创造条件。正是作者的这样一种“互动式”的考察,弥补了当代文学期刊研究的不足。

吸引我们注意力的,还在于该著引用了大量统计数字和刊物发展的原始资料,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在各部分的理论阐述中,既可以使读者认识期刊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加强了理论的实证力量,便于读者检视和查阅,起到了一本当代文学期刊工具书的作用,对于当代文学研究者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