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湘鄂渝黔边特色旅游区的思考

2007-06-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英 我有话说

湘鄂渝黔边武陵山民族地区,指的是湘西、鄂西、渝东南、黔东北三省一市接壤的地区,有52个县级行政单位,国土面积约12.7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有汉、土家、苗、侗、白、仡佬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0%。武陵山区多为高原性山地,交通极为不便,农业、工业发展受到限制,但该区域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大容

量、多样性、原始性、独特性等特征,被称为“中国旅游第一走廊区”。一是自然风光秀丽奇特,有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二是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有反映巴文化的众多遗址,有体现悠久历史的凤凰古城,有记录革命历史的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等多处旧址;三是民族风情瑰丽多姿,有土家吊脚楼、摆手舞,有哭嫁歌、龙船调,30多个民族的建筑、服饰、习俗、风情五彩绚烂。如此丰富独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既可开展观光休闲旅游,也可开发汽车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和科学考察等特种或专项旅游。

近年来,鄂、湘、渝、黔四省市加大了对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旅游业已成为一些地方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但从总体上看,整个武陵山区只有张家界市的旅游开发步入了成熟和良性发展阶段,其他地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如湖北恩施州目前的旅游收入仅占GDP的2%左右。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是摆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构建湘鄂渝黔边特色旅游区,就是要根据旅游区的划分及各区内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其他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与设计,建立起一个既适应人们审美要求,又能为区域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区域旅游系统。

第一,构建特色旅游区,有利于打破行政界限,加强各边区的联合,扩大旅游范围。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该区域缺少必要、有效的衔接和沟通,导致旅游项目建设简单重复,肢解了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区域内“点散、线长”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在规划、政策、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协调不够,资金、信息、人才、客源等要素的跨地区流动不畅。科学的规划才能指导和促进旅游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果能把武陵山民族地区加以总体规划,全面发掘该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种类、分布等,就可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打破市场分割局面,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受益。

第二,构建特色旅游区,有利于发挥旅游中心城市、著名旅游胜地的辐射、带动功能。如区内的张家界,是较早开发也是最负盛名的旅游中心城市和胜地,但由于行政区分割,没有将周边的旅游产品组成黄金旅游线,现在游客一般看完张家界就直奔三峡或打道回府。近几年来该区域经过多方面论证,提出了跨区域的“一大九小”的精品旅游线路,既包括已闻名于世的长江三峡游、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等世界级的自然旅游景观,同时又融入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景色绝佳的新观赏景区,以及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游,独具特色的边城古镇旅游、宗教旅游、红色旅游、探险旅游、民俗农家乐等,较好地整合了武陵山区旅游资源。通过构建特色旅游区,可以充分利用张家界这一区内旅游热点龙头,将其它温点、冷点带动起来,最终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第三,构建特色旅游区,有利于开辟旅游新项目,充实旅游内容,深化旅游开发层次。旅游区是一个系统,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多方位的网络体系。对于这一体系的形成,根据“点―线―网―面”的开发规律,就可统筹规划区内的旅游资源开发布局,形成层层开发态势,减少各地一哄而上、全面上马而可能出现的资源破坏、经济效益差等弊端。对旅游者而言,也可做到常游常新。武陵山区域旅游板块的资源特点是自然、绿色、奇特。从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看,一是要坚持绿色,突出绿色环保概念;二要追求特色,充分展示山奇、水秀、洞幽的自然景观和热情、淳朴、好客的民族风情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巴风土韵文化底蕴,形成点状开始,线状延伸,网状发展,面状昌盛的旅游繁荣图景。

第四,构建特色旅游区,有利于调整该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湘鄂渝黔边武陵山区是全国十八个贫困片之一,该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比例高,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强关联带动性产业,既可富区,也可富民。旅游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具有乘数效应,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拉动相关产业增加八个百分点。湘鄂渝黔边武陵山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链构建上,要因地制宜,开发出更多适应新形势的旅游致富产品,壮大区域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推动武陵山特色旅游区的建设,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