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人的绿洲

2007-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我有话说

69岁的赵希海,人生就像被一条大河截开的两岸。河那边是自1962年开始的伐木工生活,日复一日地奋战在生产第一线,是远近闻名的伐木能手。河这边是他退休后没花国家一分钱义务植树17万株,成活10.4万株,价值百万元而全部献给国家。

这条大河就是1989年。

那是1989年深秋的一天,吉林省红石林业局批洲林场

刚开过欢送会,他与几十名老伐木工退休了。老哥们七嘴八舌唠得很乐呵:为国家忙活了大半辈子,这回算清闲了。

他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老伴儿说,那些天,他没魂儿似的总在山上转悠,几天没句话,直到有一天,突然跑回来说他找着活干了:“只砍不栽,山都秃了,子孙后代还有啥出路?”

退休后的第一个春天,他把造林的第一个战场设在距家3公里的八卦岭上。那片退耕还林地,足有130多亩,却没有几棵树。赵希海明白,如果自己不及时栽上树,那片国有林地就会被蚕食成个人的小块地。他从林场要来4.6万株树苗栽种,给自己下了死任务,每天必须种1000棵。他每天清晨不到四点就背上背筐,扛着镐头,带上老伴蒸好的馒头或方便面,再揣上几片去痛片和胃药进山了,直到看不清树苗才下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完成了任务。

从此后的17年,他把自己的四个季节完全交给了大山。春天,雷打不动抢季植树;夏天,风雨无阻看管林子、浇水施肥、伺弄苗圃,为镇上种花种草;秋天,风餐露宿除草打杈,到林子里踏查树籽的分布和成色;冬天,踏雪采打树籽。

赵希海选的造林地都是荒山荒地、人们毁林开垦的“小片荒”和林中空地,块块都是“硬骨头”,年年都打“争夺战”。

有一年春天,当地一位老人要在一块空地上种参。赵希海在劝说不管用的情况下,昼夜不停地抢植上4000株水曲柳树苗。没曾想,过两天回去一看,树苗被拔个精光。那老人居然理直气壮地说:“树苗是我拔的,地也不是你家的。”说着还举起镐头要刨他。赵希海也不示弱:“地是国家的,我为国家植树,你拔了也不行,我还得栽上。”两人对峙3个多小时。对方看他态度坚决,不得不放弃。

八卦岭附近有片林地,是一些人眼里的“肥肉”。有人发现赵希海在那里栽树,就提出让他停下来,留着开荒种地。见赵希海不答应,就威胁恐吓,想动硬的。赵希海根本不在乎,说:“地是国家的。在还林地上干别的,就是占国家便宜,官司打到哪儿我都不怕。”赵希海为此在八卦岭上整整守候了3个多月。

种树需要树苗,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赵希海踏遍青山。他发现有许多野生的树苗在深山里自生自灭。于是随后的几年,他造林的树苗全部来自深山。再后来,为了解决移植树苗费时、费力的问题,他决定建个育苗基地,一部分用来自己补种,剩余的无偿献给林场。即使在他患脑血栓未痊愈的情况下,他依旧跪在圃地给小苗薅草。

有人给老人算过,他退休后的17年里只找过林场三次。一次是把成林的树木无偿交给国家,一次是向党组织表达要入党的心声,还有一次是主动请缨要求打扫公共厕所。

也有人给老人记着,在大山里辛勤耕耘近50年的他只走出过大山三次。第一次是陪40年未回老家的老伴回山东威海。回来时,他什么都不带,只带了43棵“稀罕树苗”和两个花种。“现在都种活了。”第二次是他到吉林市,参加“感动江城”十大人物颁奖典礼。第三次是他到省会长春,登上了“感动吉林”的领奖台。

发表获奖感言时,赵希海只说出一句话:“我还得继续栽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