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雄心一片在热区

2007-06-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湘洪 叶声 田婉莹 单文启 我有话说

2007年4月13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申报的“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批准。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热作工程中心)。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人看来,这既是重大机遇,又是严峻挑战。

大文章需要大手笔

2006年,国家决定重点选择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行业和科技优先发展领域,支持一批代表行业科技水平、具有工程研究开发实力的研究机构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以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缩短转化周期。

这一决定,犹如一股扑面的春风,令热科院领导为之振奋。院长王庆煌认为,这是搭建热作科技成果转化集成、创新推广平台,推进热区热作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应当抓住这个机遇,着手进行热带作物工程研究中心的组建准备工作。

决心来自对全局的把握。

作为专家型的领导,王庆煌对中国乃至世界热区热带作物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热作产业虽在我国农业中所占比重不大,但由于热作生产潜力大、产品种类多、用途广、附加值高、需求量大,因而使它成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目前,开发热作资源,发展热作产品,已经为我国热区开辟了一个新产业,带动了生产资料生产与供应,产品加工、销售和运输等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就业机会,而且热区一大批农民已通过发展橡胶、香蕉、胡椒等热作及相关产业富裕了起来。

但我国热区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热作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低等问题,正严重制约着热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急需组建热作工程中心,为热区热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提供技术支撑。

王庆煌考虑的不仅仅是热区经济的发展,还想到了提高热作产品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热带农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我国热作产品需求量大,但国内产品档次低,竞争力不强,因此国内市场受到进口产品的严重挤压,极大地影响了热区热作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益的增加。组建热作工程中心后,将开展热带作物的良种良法、综合保鲜、精深加工等工程技术研发与推广,这就必将为提高热作产品质量,提升我国热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可靠保障。

无疑,热作工程中心组建的构想是宏大的,是一篇必须用大手笔书写的大文章!

大文章需要大手笔,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正是这个当之无愧的“大手笔”。她在热带农业一些领域的科技成果有声有色地引领着我国热农科研的发展,成为热农科研和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驱动力。作为“国家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她是无可替代的。

数字是枯燥的,但又是最具体、最生动的证明。

植根于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自1954年创建以来,半世纪的风雨兼程,铸造了自己的辉煌,如今已发展成为能承担大量项目,具备较强的工程化研发能力;成果推广显著,初步建立起形式多样的辐射推广网络;拥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在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部级质检中心5个,国家橡胶育苗中心1个,科技创新基地、试验基地、实验大棚、中间试验室、中试工厂、组培工厂等设施较为齐备的、具有相当科研开发实力的国家级科研机构。50多年来,热科院取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900余项科技成果,其中,仅橡胶北移、橡胶优良品种、橡胶割制改革等几项成果的推广应用,就为国家创造了160亿元利税,使我国由原来的橡胶空白国,崛起为世界第五产胶国。“十五”期间,热科院承担了国家和省级相关科研项目8类150项,取得科技成果80多项,专利30项,新品种6个,新产品20多个,新技术20多项,在热作种苗工程、高产栽培、产品加工等方面,有较强的工程化能力。

工程中心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作为其中一项的热作工程中心,无疑要求是严格的。这里,我们不可能尽写热科院具备的方方面面的条件和优势,但它关于热作工程中心的组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能顺利通过荟萃了同行及综合门类资深、权威专家们审慎以至近乎苛刻的目光,是否可以说,热科院堪称书写热作工程中心这篇大文章的大手笔呢?

答案是肯定的。

新村有玉 玉在其人

要跨进热作工程中心高高的门槛,是十分艰难的,但热科院人从不言退缩。

永不退缩,是坚持不懈的韧性,是勇往直前的信心,是满腔热情的执着。这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它是金,它是玉。

新村有金玉,金玉在热科院人。

50年前,热科院在荆棘遍地、野草丛生的儋县(今儋州市)宝岛新村扎根时,就是在艰苦条件下,以百折不挠、毫不退缩的顽强精神一步步走向辉煌的。这里留下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谱写了一支又一支撼人心魄的时代壮歌。一代又一代的热科院人,以他们对热农科技事业挚爱的赤诚和山高海阔的胸怀,不断丰富着热科院人不畏艰辛的内涵,使之凝结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厚重历史感的“两院精神”(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他们共生共长、同为一体,人们习惯称之为“两院”)。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使热科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光彩夺目的成就。

热科院的领导,既是这种精神的倡导者,又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对他们来说,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埋头苦干,在科研领域做出突出的贡献,更主要是有远见卓识,以深邃的目光和洞察力,把握时机,不断推进热科院的发展。有了这种把握大局、驾驭全局的能力,才能有宽阔的视野、大的思路和大的手笔。

歌德说过:“你要指点四周风景,你首先要爬上屋顶。”王庆煌院长以一个领导和专家的敏锐,抓住时机,组织人员积极做好申报组建“国家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的思路和决心,就彰显了他的这一素质。早在他担任热科院香饮所所长时,就着手所的体制改革,建立起“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所1998-2001年连续三年被农业部授予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为加速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贡献。

王庆煌的想法得到了热科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认同,并很快成为他们的共识,也得到了农业部、科技部和海南省的大力支持,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他坚信,热科院作为热带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应该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组建热作工程中心的重任。这是一个热带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良心和责任!王庆煌认为,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成为热科院每一个领导者和科技人员生活的基调。当这种责任感浸润到人们的每一个细胞时,对事业的无限激情就会在心中升腾,就会燃烧。

王庆煌就是这样激情燃烧地投入到组建热作工程中心的工作当中。在这一过程当中,他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技术密集、种类繁多的热作产业中,抓住天然橡胶、香蕉、菠萝、香草兰、胡椒等热区重要经济作物,使热作工程中心成为这些主要作物的良种繁育、栽培技术集成、新产品开发等工程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基地,成为相关工程技术的集散地、辐射源和科研与生产结合的交汇点。

于是,他们最终将申报项目定格在“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

跨进高高的门槛

2007年2月3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热科院人来说,又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日子。

早春二月,冬梅依然吐着芳香。

北京永新花园酒店的一个会议室里,2006年度22家申报国家工程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在这里将一一接受专家们的复审。这22个单位的精英们,个个踌躇满志、雄心勃勃、英气焕发,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逐一进入会议室。

当“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的主讲人、项目专家组负责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研究员走上报告席时,显得十分平静。人们看到的是凝聚在他眉宇间矢志不移的信念;闪现在他脸上的是胸有成竹的自信;刻在他嘴角的是志在必得的决心。

王庆煌从纷纭万象中抓住本质和要害,进行条分缕析的阐述和富有情感的解析,使得三十多分钟的报告显得宏观完整严密,微观清晰明了。

“在座的各位专家:

50年前,全国各地的各路专家云集海南,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热血,创造了热作事业的辉煌。今天,我们年轻一代,传承与创新,彰显了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宏伟业绩。为了让热作事业再创新的辉煌,我们需要在座的专家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将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不负时代的期望,人民的期望!”

走出会议室,王庆煌似乎还是那么平静。其实,此刻他的胸中情如潮涌,滚滚滔滔。因为今天站在这里,他承担着一个领导的责任,一名专家的责任,承担着热科院全体员工的热切期望。虽然,申报组建热作工程中心是他的思路,领导的决策,但却浸透了全院科技员工的汗水。且不说热作工程中心所涉及的科研开发项目、所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是热科院人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心血汗水铸成,就是可行性报告从材料整理、幻灯片的制作,以及从初稿到定稿的全过程,他们又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现在,他们终于成功了!

这一天,王庆煌神采焕发,陈业渊、林位夫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们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自豪。能不高兴吗?这是热科院全体员工团结协作、呕心沥血的结晶。热作工程中心的组建,是热科院的荣耀和骄傲,也是海南的荣耀和骄傲,更是热区的荣耀和骄傲!

因为,热作工程中心,不仅仅是属于热科院,更是属于海南省,属于中国整个热区。“中心”的组建,在科研和生产之间搭建成了一个平台,将承担起热作科技成果开发研究和技术配套集成与创新等工作。通过“中心”的运作和主要功能的实施,在科技成果的物化过程中,将不同地域、不同科学领域的科教单位和人才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热作科研与生产更加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善的热作科技创新体系,有效增强热作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热作科研事业的发展。“中心”将成为热作高新技术专家队伍的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热农科技辐射基地。

但是,王庆煌他们知道,热科院人也知道,可行性报告获得批准,还只是热作工程中心组建工作迈出的第一步,今后的工作还很多,很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