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教育:扬帆破浪正有时

2007-06-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罗旭 我有话说

本报香港6月23日电“回归祖国后,与内地的高度互动、互访和互通,使香港教育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黄玉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1997年7月1日开始,我们就已不只是香港教育界中的一员,更是国家教育行业的一分子。”

黄玉山回忆说,回归前港英政府的教育政策,

带有殖民教育色彩,在基础教育方面表现为国民教育的缺失,以疏远年轻一代对祖国的认知与认同;在高等教育上表现为高淘汰率的精英教育,以避免引发当地人的本土意识和主权意识。直到1992年,香港只有香港大学、中文大学两所高校,只有3%的学生可以获得高等教育机会,97%的人在“升中试”和高考中被陆续淘汰,一试定终生,连复读的机会都没有。其后果是到今天,香港仍有60%的劳动力只有初中毕业程度。

1997年以后,香港社会开始期望更多年轻一代能接受完备的高等教育,成长为具有清晰国民身份认同的高素质人才,为香港实施“一国两制”、保持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特区政府成立之初,就在1996年重新修订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中对国民教育做了特别强调,第一条就是要建立国民归属感。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通过不同的科目来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感;在2001年推行的课程改革中,则进一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国家历史、文化和国情知识的比重。

除课程教育外,一些旨在加强国民归属感的寻源教育活动也在香港纷纷开展起来。2004年,香港教统局首办“赤子情、中国心”学习之旅,拨80万元资助20所中、小学实施内地考察计划。神召会康乐中学的校长郭志雄介绍说:“内地考察学习活动引发师生们从新的角度看自己的国家,挑旺了对同胞的感情。”参与过寻源活动的师生们回到学校后,都主动担起了“国情教育大使”的责任;更有学生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联系起来,除了计划到内地升学,还打算将来到内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记者在香港采访时,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回归的十年,是香港的发展跟国家的发展紧扣在一起的十年,香港高校与内地的交流融合也日趋明显。1997年后,香港高校纷纷北上办学,并与内地同行开展科研合作、学历互认……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内地招生。回归第二年,香港高校就通过委托招生的方式开始在内地招生;到了今年,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为12所香港高校提供优质生源。

内地学生赴港上大学,也成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共融互通的标志性图景。在北京大学学习了7年的肖文明,选择了到香港中文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评价说:“香港的高校有更为全球化的背景,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香港和内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教育交流对双方都有很好的文化促进。”黄玉山副校长认为,在招商引资、企业上市、区域结盟、产业合作之外,人才培养与使用将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更为紧密地向未来推进。“我们不仅要为香港培育人才,也要为内地培养人才,为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