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优化环境 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2007-06-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苗家生 毕玉才 通讯员 耿文茹 我有话说

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切实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沈阳工业大学认识到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发挥自觉性和主动性,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记者:高等学校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竞争已成为高校

核心竞争力的焦点。您多次强调这个观点,是出于什么考虑?

贺伟:就高校的社会属性而言,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表述为:现代高校应该在最高层次上训练学生、研究问题、增进知识。其中研究问题,即科学研究尤其重要。从高校本身而言,以自主创新为主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明创造,是表征和提升学校整体水平和实力的根本。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所科研或创新能力较弱的学校,就不会有盈满创新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更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最终一定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被时代所淘汰。随着我国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虽然高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得到基本缓解,但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依然紧缺。一所学校能否跻身于优质行列,决不是凭借学校自身感觉如何,而关键在于学校自身核心竞争力如何。必须通过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经济学角度看,在适龄人口逐步下降、生源供给逐步减少的前提下,高等教育逐步转向买方市场只是个时间的问题。社会和家长、学生的选择性会大大增强。这种选择是残酷的。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以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能否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中,作为软实力的办学独特性是最为关键的,并处在焦点地位。而要保持自己的办学独特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时刻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并确保别人不可复制。比如我校以稀土永磁电机、风力发电技术等为代表的围绕装备制造业形成的特色学科,无疑是构成我校核心竞争力的主体要件。如果没有这些特色主体要件,我们沈阳工业大学就会在高等教育的星空中失去光彩,进而失去在竞争中取胜的资格。

记者:沈阳工业大学是如何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

贺伟:首先是政策鼓励,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潜能。学校每年为国家级高水平项目配套经费投入约500万元,优秀人才团队培养经费投入约400万元,全校科技人员科技工作量津贴所需经费投入600余万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入超1000万元。以上四项累计每年科技投入高达2500万元。实践证明,巨大的科技投入确实激活了蕴藏在科技人员中的创新潜能,促进了科技工作数量和质量上的快速发展。

强化管理,努力构建自主创新团队也非常重要。我们建立了校内学科带头人遴选与培养制度,并对入选者实施动态管理、公平竞争;坚持校内博士启动基金制度,全方位培养后备人才,支持新毕业的博士教师创业成才;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中注重凝聚学科方向,构筑学术高地,加强团队建设。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带头人遴选、项目申报推荐等工作中,我们都把团队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条件审查。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优秀中青年人才及科技团队的成长与壮大。

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不仅是智力资本的重要源泉,高校也应该成为处理社会主要问题的实验室和基地,不仅传承、创新和应用知识,更应该成为关涉国家繁荣与复兴、人民幸福与安康的战略性社会机构。无论从自身社会功能上看还是从将来发展角度看,高校的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必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记者:作为建在老工业基地的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是如何围绕“自主创新、服务经济”两大主题,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的?

贺伟: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致力于服务老工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为老工业基地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十万多名各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又为我校提供了巨大舞台和难得机遇。学校围绕辽宁省的战略部署,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我校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行动计划。多年来,我校一直注重与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学科的建设,已形成了自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尤其是在先进装备制造业相关的学科上,沉淀了较强的实力,部分学科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的强势学科。

记者:沈阳工业大学把“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及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定位,学校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贺伟: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谓高素质应该主要体现在适应时代要求和个人成长规律的要求上。在一定意义上讲,工业文明以来的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来自于创新。工业文化本身就是创新的文化,整个工业化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同时,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养成也是个人成长进步、事业成功的前提。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或者创新能力及素质较差,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要大打折扣,而且对个人的成长甚至生存能力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而要使我们的毕业生切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在夯实专业基础和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在知识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我们看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专业型向复合型、由从业型向创业型、由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化。所以,我们在注重学生养成创新意识、注重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格和竞争意识,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始终保持永不满足、锐意进取和敢于面对挑战、决不服输的状态。实际上,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是互为因果的。竞争催生创造力,创新提升竞争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