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沈阳:为工业文化建立博物馆

2007-06-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袁世杰 本报记者 毕玉才 苗家生 我有话说
●铸造博物馆展出了2000多种设备和铸件
●工人村生活馆共复原了13户典型家庭
●人物馆收录了百余件名人作品手稿和图片

6月23日,67岁的企业退休干部杨连广和

老伴李金凤,再一次回到40多年前在工人村的“家”。三屉桌、折页床、自制的算盘、胶合板做的玩具飞机、母亲当年用碎布头拼成的缝纫机蒙子……清一色的“原装”物品、“一模一样”的摆设,老人置身屋中,恍然重回昨日旧梦。

自2002年6月8日沈阳铁西区与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以来,先后有214户老厂区东搬西建,全国最大的工人聚集区工人村也已全面改造,为了留住前工业时期的标志性符号,经过修复和整理,6月18日,沈阳铸造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铁西人物馆和东方美术馆同时落成开放。

铸造博物馆展出了2000多种设备和铸件;工人村生活馆复原了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13户典型家庭;人物馆收录了百余件名人作品手稿和图片。身处其中,每一个沈阳人都有可能与自己曾经使用过的工具、生产出的产品、把玩过的生活用品邂逅。

此举具有极高的文化远见。

工人村:追寻时代前进的脚步

投资1200万元、始建于1952年的工人村,曾是新中国最大、最密集的工人聚集区,住户1.48万户,总人口4.57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多少人的梦想,但在当时的工人村,这已经成为现实了。143栋苏式建筑,暖气、煤气、上下水管道,一应俱全;商店、医院、储蓄所、幼儿园,一个不少;粮站24小时营业,邮局代订车票。包括当年的冶炼厂、机床一厂、重型厂等44家大中型企业的厂长、高级技术工人及劳动模范在这里“齐聚一堂”,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成了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鲜活物证。

在半个世纪的风霜雪雨中,沈阳经历了一次凤凰涅?,工人村也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随着房屋老化,管道失修,产业工人下岗,工人村被戏称为全国最大的“度假村”。“冬日的阳光撒在斑驳的深红色苏式住宅楼上,成群的退休工人聚在楼前打麻将、打扑克、晒太阳。”一篇报道这样描述铁西工人村2003年的景象。“灰色调的大雪、冰冷的厂房、锈迹斑斑的铁轨和纷乱的艳粉街。”这是独立制片人王兵对当年铁西的解读。

光阴荏苒,弹指惊鸿。伴随着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铿锵脚步,2003年,铁西工人村全面改造拉开了大幕,一排排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楼轰然倒地,一幢幢红砖灰瓦的七层大楼拔地而起。只有位于赞工街2号附近的七栋老楼作为一种记忆符号,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经过改造变身为工人村生活馆。从300多个工人村家庭中,铁西区筛选出来包括领导干部、劳动模范、外宾参观、新婚燕尔共13个家庭,重新复原了当时的生活场景,时间跨度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真实地再现了铁西工人村从高峰到谷底而后重新崛起的奋进轨迹,并用实物再现了合作社、幼儿园、粮站、邮局等服务设施。

据铁西区档案局局长刘放介绍,生活馆里200多幅老照片、5000多件实物,都是从拆迁地摊、废品收购站和1000多户居民家里征集来的。

6月21日,记者走进工人村生活馆,推开一扇扇房门,仿佛走进了“时空隧道”。布票粮票、军用水壶、大生产香烟、红灯牌收音机、双卡录音机、黑白电视机……一幕幕真实再现的各时期沈阳人的生活场景,让记者感悟到了任何蒙太奇手法都无法衔接的人间奇迹。

铸造博物馆:见证火红的年代

铁西老工业区“东搬西建”,沈阳铸造厂搬迁到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是,16岁进厂、今年已经56岁的钳工技师李喜昌却留了下来。铸造厂一车间变身为铸造博物馆,2000余件设备和铸件、七大铸造工艺流程、2台10吨冲天炉被保留下来,他要继续守着这些“宝贝”,于是做了博物馆讲解员。看着陪伴自己走过大半生的钢水包、闷火窑、转盘车、碾砂机,李喜昌的眼神慈祥得像个父亲。

沈阳铸造厂始建于1939年,其前身为日本高砂制作所。1946年4月,高砂制作所、松田制作所、津村制作所等7家日本企业合并建立了沈阳机器厂,1956年更名为沈阳铸造厂,占地33万平方米,职工人数多时达5800人。企业搬迁改造过程中,铁西区根据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铸造厂职工意愿,决定将现存的工业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建成铸造博物馆。其核心车间的原生态环境构成了铸造博物馆的全部,并切分为工业会展、创意产业园、文艺演艺和铁西工业发展回顾四大部分。

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散落着重达30吨的钢锭模子、重达13吨的中注管、重达15吨的铁包子。穿过烘干窑门搭成的大门进入博物馆,高31米、长24米的超大型建筑结构令人震撼。转盘车、碾砂机、焖火窑等铸件工艺流程实物依次排列,芯盒、风铲、砂箱、耐火管、铅粉、风冲子等各式各样工业元素点缀在墙,向人们无声地讲述着沈阳工业曾有的辉煌。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企业的“功臣”――高20多米、每小时能熔化10吨铁水的冲天炉。据曾在此工作过的工程技术人员李枝成说,铸造厂大部分铸件都是冲天炉化成铁水浇注而成的,每天要出80吨钢水。

铁西区文体局局长袁健告诉记者,即将开工建设的沈阳铸造博物馆二期工程――创意产业园地,还要引进艺术家工作室、广告制作室、动漫制作室等,实现工业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的最佳契合。

工业文明:代代相传的精神薪火

在铸造博物馆墙上,记者看到这样一幅画:在一条浇铸流水线上,几名工人正在挥汗如雨地忙着,钢花飞溅,映红了工人幸福的脸……

这幅创作于1972年的画虽非出自名家之手,却令无数的参观者驻足赞叹。画面上,伴随着钢花飞溅的,是新中国工人阶级的无比自豪感。

这幅画是在博物馆征集小件馆藏时,人们从覆盖二楼天井的木板上发现的。这幅工人画的作者、原沈阳铸造厂工程师朱润轩回忆说:“1972年,我们厂建成自动浇铸流水线,当时特别激动,挥笔就把当时流水线工作的真实场景画了出来。”

为了让已经褪了色的画作重放异彩,已经66岁的朱润轩老人就用一个单梯,爬上爬下4个多小时,修复了6米多高的工人画。

铁西文体局党委书记侯占山说:“铁西区孜孜不倦地挖掘工业文化遗产,就是为了让工人阶级的无私奉献精神薪火相传。”

在工人村生活馆,每当人们走进李辉哲家庭展馆时,无不肃然起敬。他30岁刚出头就成了沈阳冶炼厂的八级铸工,1957年搬进工人村71栋1-3-17的一间大单间。搬家时,发现邻居子女多,五口人住在一个小单间里,就将自己的大房间让给了邻居,而自己在小单间的床边加了一块可以活动的木板。

沈阳铸造博物馆第一批讲解员、刚刚从辽宁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崔婷婷说,在铁西区工人村,这种舍己助人的例子比比皆是。

新中国建立初期,叶剑英之子叶选平曾先后任沈阳第一机床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沈阳市机械局副总工程师。在沈阳期间,叶选平曾居住在工人村。此次复原的13个家庭,就有叶选平住过的居所,里面摆放的是简陋的桌椅、床铺、台灯、收音机,还有一只羊皮箱子――那是叶选平1962年调到北京工作离开沈阳时,送给邻居张玉金、陆德仁夫妇的。这次工人村生活馆布展,张玉金夫妇特意把这些东西捐了出来,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个火红的年代。

照片说明:

      上图:120相机、收音机见证历史。

      下图:老照片见证火红的年代。毕玉才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