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莫斯科为“魅力北京”喝彩

2007-06-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莫斯科记者韩显阳 杨政 我有话说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与“黑鸭子组合”共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本报记者贾铁军摄

27日晚,能容纳1100名观众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剧院座无虚席,一台名为“魅力北京”的综艺演出拉开了“中国年”莫斯科“北京周”的序幕。剧院内洋溢着中俄人民友好的欢乐气氛,60余次的掌声表达了莫斯科人民对北京人民的深情厚谊。

70多年前,应俄罗斯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之邀,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莫斯科曾演出了京剧《贵妃醉酒》。27日的演出一开场,来自北京的青年演员展示了一幅由京剧艺术精华组成的精美画卷,表达了希望两位艺术大师的友谊从过去、今天到未来的永久传承。画卷徐徐展开,有端庄柔美的青衣水袖凤冠,有俏丽活泼的花旦手绢扇子,还有英武潇洒的武生靠旗翎子……京剧素有北京的“艺术符号”之称,“魅力北京”以《京剧集粹――梅风菊韵》为序,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大气恢弘与金碧辉煌。

顶碗是杂技的传统经典节目,而此次表演的《13人顶碗―腾・韵》则将这一传统节目进行了重新包装,在原有的高难度基础上,彰显出生命力量和韵律之美。来自北京的“黑鸭子青春组合”献上了《卡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两首经典俄罗斯歌曲,这些老一辈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旋律,如今被青年一代广为传唱。当全场响起这熟悉的歌声时,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也难掩内心激动,登台与青年歌手合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台下,俄中两国观众一边用掌声打着节拍、一边情不自禁地轻声吟唱起来……

整台文艺节目精彩纷呈,一气呵成,这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精髓与北京传统地方特色的一次完美融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古琴曲《关山月》与昆曲《长生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厚重的历史渊源,让观众们叹为观止;由21位聋哑舞蹈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令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曾荣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的《女子集体空竹―俏花旦》让俄罗斯观众耳目一新。

随着一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歌曲的唱响,整场演出进入高潮,歌声带着中华民族对百年奥运的期盼与憧憬,带着北京人民的美好祝福,响彻全场,大家共同祝愿北京与莫斯科的友谊天长地久,祝愿中俄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真是太棒了!比想象得更加精彩!”刚刚走出剧院的莫斯科小伙子萨沙赞不绝口。曾经到北京旅游过的萨沙同女友观看了演出,他想让女友也感受一下东方古老城市的迷人风采。女观众谢洛娃兴奋地对记者说:“北京一直是我向往的城市,看完这次演出,我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一位俄罗斯艺术评论家指出,晚会节目自然流畅、高度凝炼,结合舞台灯光及布景艺术,呈现给所有莫斯科观众一台高水准、高品位的文化盛宴。许多莫斯科观众边走边谈论着精彩的节目内容,浓浓的北京风情、全新的北京形象深深印刻在莫斯科观众的心中,整个莫斯科都在为“魅力北京”喝彩。(本报莫斯科6月28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