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爱心的传递

2007-07-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科杰 我有话说

古老而神秘的湘西,青山绿水,景色旖旎,纯真古朴的乡土风情与相对闭塞的环境联系在一起。一年前,10名香港大学生志愿者,在安利(中国)、香港安利公司的支持下,告别了繁华都市,远离了朋友亲人,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进行为期

一年的支教。10名志愿者中有6位是应届毕业生,4位已工作,为此他们甚至放弃了优厚的薪水。

在吉首市矮寨中学,记者见到了其中一位志愿者黎惠敏,她负责教授矮寨中学111班的英语。黎惠敏自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大学毕业后,她立即修读教育文凭并取得执教资格,两年前还加入了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实践其教育理想。而参加此次支教计划,黎惠敏期望运用所学与他人分享,加深对国情的认识。“为香港青少年服务了两年,我希望得到这次机会为内地学生服务并深入了解祖国的情况,因为这是我的责任。”诚挚的表白令人为之动容。

湘西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有些因缺乏关爱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中途辍学。黎惠敏用爱和真诚呵护他们,她教给孩子们的第一句英文便是“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希望借此给学生们灌注勇气与信念。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在设计班服时竟将这句话印在了班服上。

黎惠敏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与孩子们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与情感世界。细心、耐心与爱心增添了孩子们对她的信任,师生之间无话不谈。平日里,部分学生还会写信与黎惠敏探讨理想,甚至交流敏感的情感问题。

黎惠敏所在班的英语成绩并不突出,这一度令她背负压力,但她始终认为,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开导学生勤于思考、探索世界、增加阅历、培养责任感也不可或缺。

“每一次有人问起我关于我跟111班的时候,我脑海里只会记得你们一张张可爱调皮的笑脸,其他的就想不起来了!”黎惠敏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饱含深情。而孩子们也亲切地将黎惠敏比作给他们带来最大快乐和回忆的开心果。如果说一年前她和孩子们之间还存在陌生和隔阂,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与老师间贴心的亲近。

一年即将过去,黎惠敏和她的9个同伴将在暑期到来前完成剩余的教学计划,上完最后一节课,然后穿上朴素的苗服离开朝夕相处一年的孩子们。谈到即将离开湘西的心情,黎惠敏说,她很舍不得离开这些孩子,但会有其他“安利支教计划”的志愿者们接过他们的爱心接力棒。并且,她也会在香港继续为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黎惠敏等10人是来到湘西支教的第二批香港志愿者。2005年4月,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主办、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香港安利公司独家赞助的“香港大学生安利内地支教计划”在香港启动。安利公司本年度还捐资120万元用于湖南吉首3所山区中学的支教活动。迄今,安利公司共为香港大学生内地支教累计赞助270万元。安利公司人员表示,香港大学生的支教活动将薪火相传,一批一批延续下去。图为香港支教志愿者黎惠敏在授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