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年不砸的“无红包”牌子

2007-07-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胡其峰 我有话说

作为由政府命名的“无红包医院”的院长,王陆军经常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们10年‘无红包’,这是真的吗?”“‘无红包’,有没有吓跑医疗骨干?”“10年‘无红包’,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说到创建“无红

包医院”,王陆军说事情还得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次,院领导带领一批专家到农村义诊。一位姓张的病人执意塞给一位专家一个“红包”,转身跑掉了。专家当着大家的面打开“红包”,人们惊呆了:50元“红包”居然是厚厚的一叠毛票,最大的面值10元,5元、1元甚至5毛的小票。当大家在当地村民的引导下,登门退还“红包”时,更是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那是一户祖孙三代6口之家,3间茅草房,家里连一张像样的凳子都没有……

回来后,大家久久不能忘记那个特殊的“红包”,以及那个一贫如洗送“红包”的农民。1995年初,江苏南通三院在医院大门口自挂了“无红包医院”的牌匾,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郑重承诺:今后,只要有一例收受“红包”的行为,任何人都可以砸掉这块牌子。南通市纠风办、卫生局组成联合调查组,通过近半年的明查暗访,于1996年4月26日,正式为三院挂上“无红包医院”的铜匾,由此产生了全国首家由政府命名的“无红包医院”。

开弓没有回头箭!为将“无红包医院”目标落到实处,三院先后制订了一系列严厉的规章制度:谁收受红包,就由谁承担病人的一切医疗费用,同时,扣发年终奖金,低聘技术职务,直至取消处方权等。自1996年挂牌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纠风、主管部门以及各级新闻媒体,相继对三院进行过多次明查暗访,结果无一例病人反映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情况,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

10年来,三院医护人员几乎人人都有许多拒收“红包”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徐通通,一个与南通三院人密切相关的名字。这个只有1岁的小男孩,刚学会走路时,趁年迈的奶奶不注意,跑到炉子旁边玩耍,被一盆开水浇了个浑身透。当晚8点送来三院,孩子已神智不清,处于休克期。抢救至凌晨2点,孩子才基本脱离危险。第二天早晨,医生给小孩创面进行处理时,孩子的父亲、母亲和奶奶连忙掏出800元“红包”,一定要医生收下。医生不肯拿,3位淳朴的山东农民,竟一下子全都扑通跪到地上。面对这一场面,医生只好暂时收下,随后把钱打到了孩子的住院账户上。孩子的妈妈捧着“红包”换来的收据,泣不成声,连连说:“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条命,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

10年过去了,“无红包医院”的牌子没有被砸,她已经牢牢挂在了广大患者的心中,而且,为三院各级各类医护人员搭建了充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王陆军告诉记者,10年来,三院没有流失一个人才,年门急诊人次增长了6倍,住院人次增长了2.8倍,总资产增长了11倍,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三院由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发展成为具有显著专科特色的综合性医院,跨入了全国同类医院的排头兵行列;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5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成为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