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八中少年班教育引人关注

2007-07-0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课余时间多
    ●全面发展
    ●今年高考平均总分638分

本报北京7月1日电(记者殷燕召)“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唐朝诗人白居易27岁考中进士时,曾经得意地写下过这样的诗句。而在今年的高考中,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北京八中少年班学生,却考出了平均总分

638分的成绩,其中得到全班最高分687分的刘兆楠才13岁。

从1985年开始,北京八中隔年就在整个北京市招收30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成为八中少年班的学生,这些学生要在以后4年的时间内完成普通学生需要8年完成的小、初、高中课程,并将在他们14岁的时候参加高考。负责少年班教学的赵大恒老师表示,学校开办少年班,是希望让教育去适应孩子,而不是让所有孩子都适应固定模式的教育。由于高考成绩突出,从2003年起北京八中每年都招收少年班的学生。

尽管与记者见面的6名少年班学生中有5名戴着眼镜,但班主任王素英老师介绍,少年班的学生音乐、美术、体育等一科都不少。“许多高三学生为了高考成绩都会晚睡早起,但这些孩子不需要那么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他们课余时间反而挺多。”王素英老师说,“这保证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少年班学生所写的学期论文中,有人搜集资料讨论中国石油战略储备问题,也有人用数学模型说明红绿灯变换最适宜的间隔时间。当然,所有的少年班学生最终参加的都是理科的高考。

从1998年起,北京八中开始对少年班的毕业生跟踪调查。负责这项工作的王竹颖老师介绍,少年班的毕业生大概有70%会继续读研究生,这其中又有70%的人会选择出国。“有一个少年班毕业生22岁获得博士学位,去年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弦理论大会还邀请他作主题发言。”王竹颖老师说,“更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也比较成功。”赵大恒老师认为,少年班属于基础教育,只是给这些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将来他们是成为在某一学科有建树的学者,还是成为相对优秀的社会公民,取决于他们自己。“但他们有年龄上的优势,我们有的学生读研究生从数学系转到了哲学系,重新开始也来得及。”赵大恒老师说。

几位少年班的学生并没有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朋友,王竹颖老师也承认一些少年班的学生会在上大学的第一年有些不适应。班主任王素英老师说:“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和同龄人没有太多差别。”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这些孩子如真正成为一名大学生,也许还需要一个过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