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研究与前沿同步

2007-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宋忠伟 周洁璇 我有话说

多年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党的创新理论教员群体,在单调而枯燥的研究过程中,以战胜孤独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潜心耕耘,屡屡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就像一株株迎风傲雪的梅花,在寒冷和寂寞中绚烂怒放,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和发展,散发出淡雅而悠远的芬芳。

从实践中撷取鲜活的研

究资料

一次授课经历,让师旅团政工教研室黄士良副教授深刻领悟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

去年7月,黄士良在给师旅政治部主任班学员讲完课后,一位学员跟他说:“黄教授,我很赞同您讲的观点,但是作为我们基层部队来说,您的观点有些脱离实际,现在社会和部队创新速度太快了,您的脚步是否也该加快?”

这句话就像一把铁锤重重地砸在黄士良的心上。当年8月,他毅然放弃暑假休息,深入部队开展调研。他带着“军队党的能力建设”的研究课题,从西部边陲到南国军营,走访了陆、海、空、二炮和武警等10多个部队,调查官兵700余人,先后收集关于党史、党建工作的前沿信息400余条。这些鲜活的部队素材,成为他教学和研究的源头活水,他的课也得到了学员们的充分肯定。

1994年,军队政工理论教研室吴其良教授在地方一个单位调研时,发现他们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有很多好的做法,他迅速撰写了《关于健全民主制度和党的创新理论在部队的传播途径方法》的分析报告,一经发表,即在军内外好评如潮。

为真实了解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2001年暑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蒋伟翔教授与教技中心教员一起,半个月行程近五千公里,走访了浙江省军、政、企等十几家单位,收集文字材料35000多字,录像资料3个多小时,拍摄的纪录片《浅谈浙江经济模式》在全军师旅政委班课堂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该纪录片被总政评为2007年电子教材二等奖。

坚持与党的创新理论同频共振

把社会主义信念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并开设一门专业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所所长张凤奎教授可谓全国第一人。

对这门新“学”的探索,源于一次“信念危机”的课堂讨论。一次张凤奎在讲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时,一位研究生学员向他提出“社会主义到底能否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到底能坚持多久”等信念方面的问题,张凤奎悉心引导,耐心解答,虽然学员们在课堂上不再争论,但他明显感到授课效果不尽人意。

课后,张凤奎专门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存有相同思想疑虑的学员不在少数,这个结果令他吃惊不已,于是,撰写信念学著作,开设专业课程的想法在他心中油然而生。由于没有可供借鉴的教材和参考文献,张凤奎起步之初的艰辛可想而知。他反复奔波于各大图书馆和书店,先后搜集整理了相关文章4万余篇,自费购买和阅读了200多本书籍,不仅建立起系统科学的社会主义信念研究体系,还找出了影响信念的规律和研究办法。

2003年5月,国内第一部《社会主义信念学》著作终于问世。从1989年到2003年,张凤奎对社会主义信念学的研究跨越了两个世纪。14个春秋里,案头上长年摆放着的一摞摞资料,一沓沓笔记,一项项成果,无声地见证了张凤奎矢志信念学研究的艰辛之路。

今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关于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唐志龙教授立即着手搜集资料,查找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论述,仔细进行比较研究。在学院组织的科学发展观讲师团宣讲活动中,他领受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专题,迄今为止已在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和地方党政机关宣讲十余场,受到高度称赞。

扭住时代课题打造科研精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所取得的成果,通常代表着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国家安全战略教研室韦定广教授不仅是这个领域连续两个项目的获得者,也是我军连续获得非军事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第一人。

2001年5月,韦定广申报的第一个课题“全球化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正式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为准确把握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他经常因某个数据而来回穿梭于上海各大图书馆。为增进对复杂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他利用一切机会与国内外学者进行磋商或虚心求教。结合课题研究,他以论文的形式先后取得15项阶段性成果,有的发表在核心期刊,有的入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主题发言,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经过艰辛努力,课题研究不仅进展顺利、按时完成,而且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远超出原初设计的成就。课题最终成果总字数达100万字,其中《“世界历史”语境中的人类解放主题》一书近50万字。专家鉴定组成员、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位专家在认真阅读该成果后评价说:“全书资料翔实,旁征博引,不但论述,而且很多的注释都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学术价值。”

2004年5月,就在韦定广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结项之际,从北京传来喜讯,由他申报的第二个课题“列宁文化思想及社会主义执政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又获准立项,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新的研究征程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